“穷秀才”杨少荣的教育梦

作者:杨德仁 来源:织金县委宣传部
2015-02-25 00:00:00

  在群峰环抱的苗山深处,一群群苗寨中的孩子,带着梦想与憧憬,在一个叫织金县鸡场乡丫口寨小学的地方,开始了他们的学海之旅。

  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苗寨,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这里拥有的只是男人的犁头和女人的织布机,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做学校,很少有人会说汉语、会写汉字,更没有谁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有一个人,通过不懈的努力、默默的奋斗,让这块土地发生了变化。他在这里建起了一所学校,成为这里的孩子们学习知识、改变命运、追求理想的天堂。

  这个人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村民,人们称之为“穷秀才”的杨少荣。1988年7月,丫口寨第一个走进学堂读书的杨少荣,因为家庭贫困,搁置了求学梦,打起背包,从织金二中辍学回家。

  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村的孩子,特别是一个从闭塞苗寨中出来的人,能够读到高中已是件了不起的事。然而,面对生活的现实,杨少荣又不得不重学祖辈一直传承的生活绝技——耕田犁地。人们虽然称他“穷秀才”,但很敬仰这位村里的第一个读书人。

  放下锄头办学校

  虽然在家务农,可是多年的求学经历,让杨少荣真正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于是他不断地给村里的乡亲们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把孩子送去学校。特别是面对有“读书无用”观念的老人,杨少荣更是走村窜寨,当起了劝导孩子读书的说客。当时,很多人不但不理解,反而讥讽他说:“读书如果有用,你就不会回来和我们一起干农活了。”

  为了践行心中“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为了证明他不是在给大家吹牛,杨少荣毅然决定,要在丫口寨开办学校。可是,拿什么当教室?去哪里找课桌?用什么做黑板?数不尽的困难让这个一贫如洗的“穷秀才”犯了愁。

  “办法总比困难多”,杨少荣相信这个道理,他找来几个和自己玩得很好的兄弟朋友,把这些想法告诉他们,商量之后,朋友们都答应全力支持他。于是,村民杨文绪腾出了自家一间简陋的茅草房,免费给他当教室用。其他几个纷纷提来木板,两边垫上几块石头,就成了课桌。看到他办学的决心,会点木工手艺的师傅,就带着工具前来,帮他做成了一块黑板。就这样,一个十分简陋,却充满心血的学校成立了。到1990年9月,学校从一间变成了两间,有两个年级,共四个班60余人。

  铺就孩子们求学之路

  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学习,杨少荣请来了村里少有的“高材生”——初中学历的杨开明,两人联手,一个人硬撑几个班。白天辅导不过来,晚上就亲自去学生家帮助辅导作业。周一到周五照顾不过来,周末就把学生叫到自己的家中来学习。更为艰难的是,这些苗寨中的学生刚入学时都不会说汉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杨少荣和杨开明先把课程内容译成苗语,再通过苗语和汉语的对照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直到学生读到了四五年级,才能完全用汉语进行教学。两人的辛苦耕耘,总算共同撑起了这所农村小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7月,丫口寨小学第一届学生终于毕业了,当年,全乡第一、第二、第三名的学生都出自这个简陋的学校,7个学生中6个被录取进入白泥塘中学,考试成绩名列全乡第一。

  学生们的成功,给杨少荣带来莫大的安慰。“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也是我们做老师最骄傲的。”杨少荣这样说。从此,他更加坚定了办学的信心,一既如往地坚守了27年,把一批又一批的孩子送入了初中、高中、大学,直至进入社会,参加工作。

  如今,国家在此新修了教学楼,占地1980平米,学校建筑880平方米,来自该村上寨、水下寨、兴寨、旧官寨、丫口寨等5个村民组的孩子们都在这里求学,在编在岗教师也增至10余名,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共7个班,学生总计325名。

  已经53岁的杨少荣把学校交给了新来的教师,结束了他近30年的教书生涯,离开了自己一生喜爱的讲台。在这个闭塞的苗族村寨中,他修筑了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为孩子们开辟了一条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