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对于返乡笔记引发的争议,作者回应道,自己从未说过读书无用,只是强调知识的无力感。
现实生活中一些似乎有悖“知识改变命运”的不匹配现象,让知识的价值饱受质疑。这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毕竟“知识”和“力量”、“命运”原本就不具直接的“变现”关联。
作为承载人类社会发展文化信息和实践智慧的积淀产物,知识的价值力量毋庸置疑,人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的手段,不断积累、丰富和提升自身的内在素质,以便为社会财富的创造和个体价值的实现奠定基础、创造条件。但这充其量也只能是“外在”的因素,要真正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并进而影响命运的走向,还需将其内化为劳动的实际技能和实践创造力。
也许,“知识无力感”不乏社会实例的支撑,比如俯拾皆是的脑体倒挂形象,部分高材生的无用武之地等等。但这种“无力感”却是有着内在和外在的主客观因素所致,比如知识的死板僵化、用非所学的岗位局限等。还有,对“知识”概念的界定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一些人把“学历”当知识,以为学历越高知识就越丰富,满腹经纶就是一肚子学问。学历不等于能力,不能与实践结合的知识难有“力量”可言。博览群书的大学生还需读好社会实践的“无字之书”。
矫正“知识无力感”的认知误区,不能止于读书“有用”和“无用”的争议,更需从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力量的深层次研讨反思。这不仅要求人们摒弃重学历、轻能力的思维观念,更需要社会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供路径、搭建平台。只有让有学历者拥有更多更宽松的用武之地和创业创新际遇,“知识无力感”才会不攻自破。(郑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