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返城大潮又要开启。对许多人而言,过年回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与家人团聚,同时也是审视故乡变化、衡量两地差距的一个最佳时机。
一年又一年的乡土变迁,有人默默在心底感叹,也有人专门撰文抒怀。例如,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的一篇返乡笔记,经由澎湃新闻“市政厅”转发,就立即引发众多网友及观察者的共鸣与争议。
这篇名为《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认为,归功于铁路建设的发展,高铁、动车线路的增加,春运终于变得“不那么拥挤了”。不过,问题在于“那种速度慢、见站停的普通列车,主要是那些底层的老百姓,比如农民、农民工在坐。”虽然“阶层差距”明显,但作者颇为乐观地写道,普通列车有动车高铁所没有的“人间生活的氛围”,因为“农民、农民工如果在外面活不下去,还有家园可以退守。”
然而,“家园”并非人们想象般亘古不变的美好。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乡村也在变。王磊光认为,自己所在的王家塆,正面临着“农村的破产,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等诸多问题。
这位80后博士举例说,很多农村人一直在外打工,二十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平均到每一年可能就十来天。“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如果一个人为了生存,连爱父母爱子女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你怎么可能指望他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
作者甚至引用一位打工者的话说,“真希望没有搞改革开放,我也愿意日子苦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言下之意似乎是说,城镇化、改革开放、打工潮,阻碍了农村情感的维系,从而导致乡村的破败。而作者接下来的叙述,依次突出乡村面临的种种困境:青年农民工结婚难,受到巨大的物质压迫;农村的共同体逐渐丧失,唯有婚葬才能让村民团聚和交流。
比起如今的人情淡薄,更让他感到恐慌的是,知识在农村显得无力而廉价。纵然是博士生,也避免不了“工资”“房车”的物质比拼。“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春节期间,微信公众号“识局”收到一名女研究生的来信,同样表达了读书在农村地位的艰难。这位女研究生写道,“有次在回乡的车上遇到中学老师,他抛来一句‘现在我都不和学生说读书有用了’,他立论的依据是以前被他恫吓不读书没有出息而在家乡的各种致富途径上走得顺风顺水的学生,‘你看我还是吃那点死工资’。”
虽然案例看上去很残酷,但高校教师“古鱼”在@澎湃新闻撰文写道,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读书不会无用,因为知识是有用的,读过大学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高的成长空间,而不是一毕业就能兑现很多钱或一毕业就加入体制内获得某种“人上人”的身份优越感。如果说读了什么学位就要高人一等,不能高人一等就没面子衣锦还乡,那只能是旧时代的事情。
另一名从农村走出的博士常培杰给@澎湃新闻写信,他用另一种视角观察故乡,发现自己所在的乡村和其他乡村一样,虽然存在诸种相似的问题,但其实也在变得更好。
“农村早已不是陶渊明描述的世外桃源,其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不是一副凋敝破败的图像。我绝不愿用‘凋敝’二字来形容我的家乡,因为她近些年确实在不断地好起来。近年来,废除了农业税,真正实行了义务教育,创建了合作医疗,老人也有了很少的一点养老补贴,农业补贴也在增多……随着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很多人不再外出打工。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故乡只是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态。”
经济学家@王福重对王磊光笔下的乡村凋敝“无动于衷”,在他看来,现代生活的冲击是一剂良药:“这个博士对人类进步表现出了恐慌,但人类走向城市,正是巨大进步。因为市场和城市,陌生人可以比一个村的人合作得更好、更广泛。”
“变”的恐慌,源自于对“不变”的依恋。微信公众号“团结湖参考”主笔蔡方华分析道,之所以很多人所感叹的故乡沦陷,是对计划经济时代乡村的“不变”的依恋,是对古老耕作方式的缅怀,甚至是对苦难的一种沉湎。“他们愿意整个世界滚滚向前,唯独留下一方净土作为精神的故乡……这样的一厢情愿,不仅是对社会转型的徒劳抵抗,其实也与现代乡村发展的节奏相背离。”
有此共识,微博网友@去留两昆仑呼吁人们不必怀念过去的农村,毕竟,“那样的农村会在时代的变革中逐步消失”。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破除旧的传统的同时建立一个新的体系?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新媒老记在微信公众号“头条江西”给出颇为宏观的建议,也不妨一看:“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努力让农村更有活力,让农民更为体面,让农业更有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好地保留、传承和发扬知书达理、崇文尚义、尊老爱幼等中国传统乡村文明的精华,更有乡愁。”(晏佳伟)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