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博士所写的“返乡笔记”,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热传。文章对传统农村的缅怀、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传统农耕文明受到冲击、破坏的记录直指人心,让不少人深有同感,也引起了一些争论。
常年在外工作的笔者,看到“返乡笔记”中的那句“自从踏上求学的火车,故乡自此只有冬夏,再无春秋”,也忍不住一阵鼻酸。在游子们纷纷回家团聚的时刻,这种乡愁主题的文章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那位博士的观察很有代表性,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游子在思念故乡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农村发展的问题了。
中国千年未有的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确让我们记忆中的故乡变了模样。这一进程对农村农耕文明特别是农村传统治理结构的冲击,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产业化难题、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留守老人儿童问题等,更成了农村发展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令人忧虑,未来走向何方却仍暂未可知,正是这种未知带来的迷茫甚至是恐慌,让一些返乡游子更加关心故乡的变化和未来。
不过,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农村怎样变化,血缘、宗亲、乡土社会的公序良俗等,总是在发挥作用。换一个角度想想,一些游子对故乡深深的乡愁和忧虑,不正是维系农村前进方向的一股重要力量吗?当很多人即使明知春运很麻烦也要回家团聚,当除夕那天人们按习俗给先祖和长辈磕头,当孩子们在正月初一摸黑挨家给长辈们拜年,我们仍旧能从中感受到绵延千年的文化柔韧的能量。
毋庸赘言,现代化进程中在城市出现的一些问题,必然也会在农村有所体现。虽然故乡在我们的情感和记忆里总是最美的,当我们在城市打拼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美化故乡,但我们其实没有必要为心中那个故乡的变化而惋惜。毕竟,文化尚且在变化,承载传统农村文明的故乡自然也会发生变化,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承旧启新,进而形成现代化过程中维系农村发展的张力。
漂泊的宿命注定把我们羁押在远方,故乡永远是疲惫或受伤的灵魂最安全的修养所。但现代化不是可逆的进程,故乡不是独立于历史潮流之外的地方,农村注定同样要经历从小农经济时代到现代化的阵痛。游子情感上的超越保护不了故乡,也不可能让故乡成为世外桃源。
客观地讲,改革开放不可避免地冲击了乡村一些传统文化,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更多生活在乡村的人的生活有了长足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仅是为了心中的一份寄托,就希望故乡永远停留在鸡犬相闻、绅士乡老治理的传统模式之下,是不是有些自私和残忍?
炊烟起处游子家。无论故乡如何变化,它们都承载了满满美好时光和记忆,始终是每个游子心中最柔软的存在。因此,我们没必要争论一个博士返乡笔记中观点的对与错,能体会到作者与每一位游子对故乡同样醇厚的情感,就已经足够。当然,如果我们能更深一步,以此为契机思考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应对农耕文明的变化,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维系住农村社会结构重构后的社会张力,更加善莫大焉。(宋常青)
让新闻有深度,让思想有温度,新华网微信公号(微信号:newsxinhua)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扫一扫,打开世界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