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静 赵相康
新春佳节,背靠大将山、俯瞰花溪河的贵阳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吸引了众多市民,赶庙会、听讲座、品香茗、看演出、猜灯谜,民俗表演、国粹精品等一系列活动让春节里的贵阳孔学堂充满了浓浓年味,深深乡情。
相比以往,今年的年俗活动更具有互动性,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紧密结合,让孔学堂文化庙会更接地气,也更有年味。贵阳孔学堂管理处常务副处长周琼说。
农历腊月二十七,贵阳孔学堂“写春联、送春联、送福字”活动在礼仪广场热闹举行,由此,为期9天的2015年“我们的节日·春节”集中示范活动——贵阳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春节临近,写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红灯笼夹道相迎,孔学堂内一派喜气祥和。棂星门外一面布告墙写满了节日活动日程安排。拾级而上,朴素典雅的礼仪广场上张灯结彩搭起了简单的舞台,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年的味道扑面而来。
“写春联、送春联、送福字”,2月15日、16日,包俊宜等26名我省书法家,挥毫泼墨写起了羊年充满吉祥祝福的春联,市民纷纷驻足排队希望讨个吉祥,贴上手书的春联过个文化年。
“勤劳善良吉祥瑞,守信明礼自平安”,一大早,赶到孔学堂的市民黄老伯拿到这副春联迫不及待读出声来。对联说的是黄老伯70年来做人的原则,也是他的家训。
羊年初一到初六,贵阳都是好天气,每天早上9点开始,人们纷至沓来在活动开始之前早早地聚集在孔学堂。接连几日里,在明伦堂,上午10点准时开场的讲座、评书、相声、茶艺展演、花道展演等,让聆听者饱尝了诗书、段子里芬芳的年味。贵阳说书人钟中、鲁东大学副教授刘兆永、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王朝琼、中国曲艺家协会李祥泰等,一一登台,旁征博引、谈古论今。
在亲民厅,茶艺展演吸引了很多市民围观。茶艺师们优雅的动作与精美的茶具相得益彰,成为厅内一道风景线。茶艺师向观众传播茶道,解读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市民王旌德喜悦地说:“常年喝茶,却没有静下心来学习茶道,太可惜了。在孔学堂,我不仅欣赏到了沏泡和品饮的技艺,而且还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猜灯谜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盛行不衰,深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孔学堂准备了3000条灯谜悬挂在六艺学宫回廊上。中学生王嘉明一条接一条,不对不罢休,乐此不疲。“上次来参加庙会就觉得很有意思,这次儿子比我猜得来劲多了。”市民向玉环是第二次带儿子参加孔学堂庙会,“听说猜谜的奖品是传统书籍,我觉得这样的奖品最合适。”向玉环说。
连续6天下午2点,在礼仪广场上,戏剧票友专场、传统文艺演出,让人们学习、欣赏到戏剧唱念做打的绝技,领略到传统歌舞、相声、曲艺、小品、民乐、杂技等精彩节目。省文化厅、贵州文化演艺集团、省文化馆,贵阳市文联、贵阳市演艺集团、贵阳市文化馆及三县一市及各区文化馆的专业和业余演员千余人载歌载舞,传递出激昂、喜庆、团结的浓浓中国年味,热情洋溢、温情感人。
在阳明祠、乡贤祠门口的小广场上,八寨苗绣、老外婆甜品、黔灵公园面人唐等老字号展示的传统技艺绝活、充满童年记忆的糖画表演、妙趣横生的皮影戏、趣味的传统文化讲座,那种“阔别多年”,高高兴兴、人声鼎沸过大年的场景再次呈现在游客面前。6岁的龙艺鑫小朋友左手拿着小面兔,右手拿着麦芽糖,还嚷着要爸爸再买个小面人。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父亲龙超笑了。
年初六,庙会仍然热闹不减。上午,明伦堂亲民厅摆满了各色鲜花,众芳争妍、香气四溢,花艺专家叶丽莎向观众们进行花道展演,传授插花知识、技巧,传播我国古代的花文化。下午两点,由孔学堂艺术团·贵州省黔剧院民族乐团出演的传统民乐音乐会拉开序幕,身着中国风服饰的民乐艺术家们走上舞台,二胡、扬琴、古琴、芦笙、琵琶等古典乐器音声相和,俨然一席音乐的饕餮盛宴。民族管弦乐《苗岭喜庆》、《黔韵》,民族打击乐《山鼓》等曲目此起彼伏,节目格调高雅,贴近生活、带有地方文化色彩,可谓雅俗共赏,深得群众喜爱。
据统计,自2月15日至24日,贵阳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开放8天,共有4万余人参加了庙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