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西站是沈阳车务段管内京哈高铁线上的三个车站之一,春运以来,这个站干部职工不断丰富“黑土淳”服务品牌内容,坚持“流动式走近旅客,零缺陷贴心服务”,从细节入手,积极主动工作,满足旅客需求,赢得旅客好评。
小哥俩儿快乐工作受好评
在昌图西站,提前张学明、高猛这两名年轻客运职工,车站干部职工无不交口称赞他们是“春运中的最佳搭档”。伴随着春节的来临,小哥俩儿也更加繁忙起来。
自春运以来,张学明就主动担负起为食堂运送青菜和肉蛋等食品的任务。每天清晨6时30分就从家中出门,到菜市场摊位上把预定好的青菜肉等食品装车。来车站的途中,再把高猛接上,到站前广场后,俩人共同配合,卸的卸,扛的抗,背的背,一起把青菜和肉食米面等物品送到食堂储物间。大年二十九这天,张学明和高猛俩人不顾刚刚下班后的疲劳,没有回家休息,用了整整一上午时间到菜市场,把车站节日期间的菜肴备齐后,运送到车站。看到车站节日菜品中肉类较多,为了丰富节日中同事们的餐桌,张学明把自己家的年货黑木耳拿出来了,高猛让媳妇在家用豆芽机制作了3斤豆芽。他俩说,木耳是黑龙江亲属送来的,豆芽是自己生的,好吃还有营养。
班中作业中,小哥俩儿也是紧密配合。每次出场接车,都是迈着整齐的步伐及时出场到指定位置。俩人自愿担负起南北站台的边岗作业。边岗作业除了辛苦些,责任也相对大一些。因为每次出场作业,都要比其他同志要多走出百米左右。边岗作业不但要组织旅客乘降,还要负责“一车一清”措施的执行。要负责看护确认旅客全部出清站台。在接车作业完成之后返回的路上,每每都会遇到提拿行李较多的旅客,俩人都是主动上前帮着旅客提拿行李。常常是第一个出场,最后一个归来。正月初一这天,D19次接车作业后,高猛认真执行作业标准,认真进行接车后站台巡视,忽然他发现一站台天桥下北侧有一个人蹲在那里。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名旅客,看样子是喝醉酒了。他立即喊来张学明,俩人一起扶起该名旅客,将其护送出站,并帮助打了一辆出租车。
日常工作间隙中,小哥俩儿也闲不住,主动担负起候车室内的保洁工作。大年初一,小哥俩儿当班,为给广大旅客营造一个温馨干净的候车环境,哥俩儿在上午9时30分过后,利用接车间隙时间,张学明拿来拖布、抹布,高猛拎来一桶清水,俩人一起对车站候车室内的玻璃隔断、地面瓷砖、旅客座椅等,不停地进行擦拭,确保环境设施整洁如新。这小哥俩儿以站为家、积极向上、快乐工作的表现,赢得大家好评,
干部职工热情服务 赢得外籍旅客点赞
2月24日9时25分,昌图西站站长米忠生正在站台上组织D1302次旅客上车时,列车长交接下来两名外籍年轻男旅客,分别持有哈尔滨西到长春西和长春到白河站的车票。 D1302次开车后,米站长热情将两名外籍男旅客引领到车站客运室内,并喊来实习生张大漠,经过张大漠用英语和两名外籍男旅客交谈后,得知两人是德国人,一名叫安托,一名叫艾弥力,是云南大学大一学生,此次是在哈尔滨看完冰灯后,准备经长春站倒车去白河旅游。
得知情况后,车站干部职工纷纷热情为他俩想办法,查找返回长春站的车次和时间。党支部书记李杰经过查找比对,本着把好事办好的原则,安排客运值班员将两名旅客送交至D8003次列车,直接到达长春站。在候车期间,看到两名外籍男旅客吃着干面包沾甜面酱,米站长还热情邀请两名外籍旅客到食堂进餐。两名外籍旅客用餐后,对东北的干豆腐和鸡蛋糕赞叹不已,更对车站职工周到热情的服务深表谢意。
12时11分,车站客运值班员将两名外籍旅客及其出行情况与D8003次列车长进行了重点交接。上车前,两名外籍旅客与车站干部职工握手告别,还伸出大拇指点赞,车上车下春意融融。
职工拾金不昧 千里送还钱物
2月25日8时25分,昌图西站客运值班员马涛在组织完G4787次列车驶离车站后,来到候车室进行巡视,并耐心解答旅客问询。
在巡视到候车室东侧第二排座椅时,发现上面放着一个旅行包裹,询问周边旅客,无人看护认领。他立即喊来值班民警何洵,俩人共同将该旅行包裹带到值班室内。经开包查验清点,发现内有人民币2586元,平板电脑一台,另有一些随身衣物等。马涛马上到车站客运综控室内,通过监控录像回放。从监控录像中发现一名30多岁的女旅客,忙于检票进站,将该包裹遗落于座椅上。值班民警从平板电脑中的信息中查询到该旅客是哈尔滨市利民区张姓女士。
经民警和张姓女士电话联系后,确认了该旅客身份和包裹内的物品。经张女士同意,通过D1301次将装有钱物的包裹捎回到哈尔滨西站。10时38分,马涛与D1301次列车长交接了该旅客的包裹,同时认真做好客运记录。13点12分,该旅客给马涛打来电话,说已经完好无缺的收到自己的钱物包裹,同时对车站职工拾金不昧、千里送还的行为表示万分感谢,今后再来昌图探亲时,一定要当面谢谢这些高铁站的客运职工。马涛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欢迎来昌图西站!”
春运以来,像这样帮助旅客送还丢失钱物的好人好事,在昌图西站已经发生过多次,每次当找到失主完璧归赵时,职工们都感到非常欣慰。(刘洪喜 陈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