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搭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让失信者无处遁形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2015-03-01 17:17:08

  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1日专电(张乐、商若飞、吴雪飞)跟企业做生意,对方信用怎么样;企业单位招聘人员,对方的个人诚信程度如何;发放贷款时,贷款对象资金是否安全、诚信度如何……今后,想知道这些信用信息,只要上网或到指点地点一查便知。

  去年10月,整合了杭州市27家部门83个门类的6亿多条信用信息的“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在授权范围内,部门、企业和个人可以实现对全市88万法人和800多万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实时查询。

  “通过信息整合,形成信用记录,可以变过去的单一监管为联动监管,有效解决过去信用信息的碎片化和部门化分隔问题。”负责这一平台建设的杭州市发改委巡视员范瑜说。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出之初,杭州市发改委率先在市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的管理和审核中启用公共信用信息记录查询,并对存在欠税10万元以上、法院老赖等5种失信行为的企业采取“一票否决”。截至目前,杭州市各级政府部门已核查企业5000余家,涉及财政扶持资金近18个亿,有10余家企业因存在失信记录而失去资格。银行核查企业3000多家,涉及资金4000多亿元。得到政府和银行系统等部门的普遍欢迎。

  “法人和自然人信用记录的开放应用和金融机构的开放查询,有利于我们银行、担保机构减少放贷和担保风险,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和坏账率。”招商银行杭州分行办公室的葛立惠说。

  此外,杭州市经贸委还积极推动“平台”线下公共信用信息与阿里线上的互联网交易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动应用,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在最短时间内为信用主体作出基本评价。推出仅1个月,阿里蚂蚁微贷的累计投放贷款就已超过2400亿元,累计服务小微企业超过100万家,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左右。

  除了开展信息核查外,杭州市还将这一平台积极运用于市民的个人诚信建设之中。将志愿者对社会有益的贡献以信用货币的形式存入“市民诚信卡”中,信用货币可以实现实物购买和流通。“我们希望通过此举,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和公益活动,更好地弘扬社会正能量。”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赵金龙说。

  据介绍,这一措施推行仅3个月,申领或正在申领“市民诚信卡”的志愿者就已高达70.1万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