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扫描】上海:五大涉安话题引关注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2015-03-02 14:03:26

  2015年地方两会代表委员涉安话题扫描

  始终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底线

  上海市两会期间五大涉安话题引关注

  日前,上海市2015年两会落下帷幕。会上,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成为痛定思痛的重要议题之一。上海市市长杨雄1月2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4年工作时,用600余字描述了上海市对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处理及警醒。对单个突发事件以如此大篇幅进行阐述,这在近年来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不多见。

  “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全力保障城市安全。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杨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达的这个观点在上海市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共鸣。记者发现,上海两会期间,五大涉安话题格外引人关注。

  智慧城市首先是安全城市

  外滩拥挤踩踏事件伤亡者中,不少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上海市政协委员金忠明说:“目前国内的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对规则、秩序概念的普及上,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和长期性。”他建议,学校将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确保授课时间,安全教育的内容要进一步突出实用安全技能培训。此外,作为我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市应适时开展和推广“学校安全教育实验区”建设。

  比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更重要的工作是预防。上海市多位政协委员建议,切实加强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防范能力。

  上海市政协委员朱建国认为,智慧城市首先是安全城市,应尽快将“大数据”等建立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技术应用于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危机提供消息发布、舆论引导、提前预测的路径。

  城市安全需精细化管理

  不少上海市人大代表提出,上海市要构建常态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避免运动式、粗犷的管理模式。科技创新可以为城市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积极采用高科技手段,可以提高风险发现能力与快速处置能力。

  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提出,城市安全管理是一个精细的管理问题,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引发险情或事故。“即使我们做好99%的管理设想,只要有1%,甚至是0.1%没有引起注意,发现风险没有及时处置,就可能引发灾难性事件。”所以整个城市要安全,精细化管理是必需的。

  部分上海市人大代表还建议,在认识层面,政府和市民要充分认识城市风险的多样性和城市环境的脆弱性,充分认识特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这种艰巨性来自管理层面,它不是仅依靠法律制度、文件或者几次检查就可以解决的;在社会层面,要进一步借助各类媒体及社区宣传,增强全体市民的风险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规范市民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发挥社会组织特别是志愿者在整个城市安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确保公共安全应从规划起步

  据上海市建交委介绍,2015年上海交通安全形势严峻,轨道交通工作日日均客流量900万人次将成为常态,交通设施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一边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立体,上有摩天高楼,下有地铁隧道;另一边是城市越来越拥挤、越来越脆弱。这样的“局”怎么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认为,确保城市公共安全应该从城市规划设计开始,做好“顶层设计”。

  上海市人大代表俞立中提出,上海市“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自身的特殊性,更多考虑到上海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边的灾害情况,要和城市居住人口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结合在一起”。

  人大代表李韶平认为,城市管理要扎实推进,有长期规划。

  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之路

  “按照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始终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底线,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新路子。”这是201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城市安全管理的五项强化措施,包括强化安全责任体系,强化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完善大人流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各类大型活动安全风险的科学评估和应急准备等。

  推进应急管理单元建设

  上海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强化安全防范和基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上海市将强力推进轨道交通、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管理单元建设。

  据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已于去年将凯德龙之梦虹口广场、轨道交通虹口足球场站、虹口足球场、鲁迅公园四处构成的区域确定为虹口区首个基层应急管理单元。

  虹口区应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层应急管理单元建设将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经验,对单元内的风险隐患进行梳理,评估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围绕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应急预案、应急保障和指挥信息平台五个要素进行推进,明确各参与单位的分工和任务完成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