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政策既涉及经济层面,也涉及政治层面,既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短期利益,也要着眼香港的长期繁荣发展,如此才能根据现实考量和长远利益,作出合理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由于香港的接待能力有限,近期将与内地有关部门商讨能否收紧“自由行”政策,以控制游客的自然增长。
“自由行”政策自2003年推出后,今天已进入第12个年头。其对香港特区与内地带来的好处,本来无须多说。但人们也看到,随着近年来赴港旅游、购物人数激增,香港特区部分人群颇有怨言,从普遍欢迎到质疑乃至于反感。而另一方面,内地不少网民认为,这种反对声音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站不住脚。双方的争议与主张,在香港特区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游客事件中均有体现。
按理说,如果香港特区对游客的承受能力有限,或者内地人赴港旅游、购物确实影响到当地民生,作出政策微调可以理解。这就像国内一些旅游热点城市一样,在旅游高峰期对景区游客有所限制,以维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内地城市可以这么做,香港特区当然也有权利作出相应选择,对此不应进行泛政治化或情绪化解读。
不过,任何问题往往总是复杂的,难以从单一因素进行考量。譬如“自由行”政策,若仅从经济层面考虑,自然给香港带来了不菲的旅游、消费收入,但对那些较少从中直接收益的当地居民,则可能更多感受到的是其对自身生活的影响;而从另一角度着眼,“自由行”政策不仅涉及经济,还是一个相对敏感的政治议题,极易成为不同利益主体表达主张的可选菜单。因此,“自由行”收紧与否,应从更多不同角度进行全面综合考量, 以期获得利益均衡与政策平衡之效。
实际上,特区行政长官这番表示,亦非仅针对赴港游客增加“已对市民日常生活造成压力”,而且也是对近期当地发生的一些不满情绪的回应。如近日发生在香港屯门、沙田等地的反水货客抗议活动,就引起了不少反响和争论。而梁振英开出的政策解决“药方”,则是探讨有无收紧“自由行”可能。同时要看到,所谓收紧只是不赞成增加开放“自由行”城市的数目,而非在现有基础上做减法。
值得加以关注的是,“自由行”推行至今已出现放缓趋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香港零售业增速较2013年下跌0.2%,是推出“自由行”11年来的首次增速下跌。在今年的农历新年(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四),访港内地游客与去年同期相比微增0.26%,但其“增长”主要来自过境旅客,包括“一签多行”在内的“自由行”则下跌5%(也有报道称下跌至少一成)。
“自由行”人数与零售增速放缓,或表明内地居民赴港旅游、购物的兴趣和选择正在回归理性,而不再像以往那样“人气爆棚”。这也符合内地出境游的特征与趋势。当许多内地游客游览过港、澳、台后,其出境游更多会选择东南亚地区和欧美国家。因此,从长远角度看,今后香港更好的选择恐怕是欢迎增加更多开放“自由行”的内地城市,而非收紧政策。换言之,随着内地赴港“自由行”放慢脚步,香港一些人对“自由行”的态度或许会有所转变,而不会像近年来这样不时出现紧张情绪。此外,随着内地游客眼界的提升以及文明素质的提高,双方或将更多感受到“自由行”的好处。
总而言之,“自由行”政策既涉及经济层面,也涉及政治层面,既要考虑不同人群的短期利益,也要着眼香港的长期繁荣发展,如此才能根据现实考量和长远利益,作出合理选择。
广东要闻舆情热点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