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a Daily Homepage
  • 中文网首页
  • 时政
  • 资讯
  • 财经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专栏
  • 双语
中国频道   >   时政滚动
移动新媒体

  对于今年浙沪开始实施新的高考改革,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说,不赞成这个方案,比如说外语考两次,没有人会考了第一次后就觉得满意,就算自己不考,还有来自家长、老师的压力。(3月2日南方网)

  事实上,不止葛剑雄委员表达这样的意见,还有不少教育专家、校长、教师,也表达过类似意见,可是,这些意见,并没有纳入决策程序。

  沪浙高考改革方案,是对国家高考改革整体实施意见的具体细化,两地的方案,大同小异。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只进行科目的改革,却没有进行录取制度的改革。而众所周知,我国高考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根据学生高考科目总分集中录取,这导致整个基础教育,围着升学教育而转,从幼儿园开始,学校、老师、学生就关注未来高考的核心科目学习,其他学习和能力培养有被“边缘化”之嫌。在集中录取制度下,不管科目怎么改,考试次数怎么设计,恐怕都难以改变基础教育的基本教学方式。

  葛剑雄认为,“中国高考的矛盾不是在考试本身,是在整个社会给高考造成的压力。现在中国大学毛录取率只有40%,但是却没有引导好另外60%人员的分流,大部分学生还是涌向高考这条道路。”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必须注意的是,为何社会会给高考造成压力,把高考作为出口?那是因为高考制度造成的升学教育模式——既然学习是为升学服务,社会关注高考,也就顺理成章。只有打破升学教育模式,让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生存,把每个学生培养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才能让社会把对升学的关注,转向对人成长的关注。进一步说,如果升学教育模式不变,教育仍被分为层次(普通教育高于职业教育一等),学校仍被分为三六九等(就是取消一本、二本录取批次后),学生和家庭都关注最高层次、最高等级的名校,那么现时的基础教育方式就不可能有多大改观。

  而打破升学教育模式,就必须改革集中录取制度,推进教招考分离,通过大学自主招生、社会组织评价,让中小学自主教学。对此,不少人却缺乏明确认识,认为推进自主招生,会滋生招生腐败,进而反对自主招生。这样一来,高考录取就仍维持集中录取制度,只是在科目上做文章——这就是眼下高考改革的思路。

  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除打破集中录取制度,改变基础教育升学教育模式外,还会有助于提升高考公平,而不是破坏公平。这样的自主招生,基本模式是以统一测试成绩为基础,学生用统一成绩申请大学,大学自主评价、录取,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其中,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是自主招生的最本质特征,通过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建立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并开门办学。

  我国部分高校过去10年间实行的自主招生,却不具备这些特点,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这样的“自主招生”,非但没有打破教招考一体化格局,建立多元评价,还有滋生腐败、败坏自主招生名声之嫌。国家为此对自主招生进行规范、调整,将自主招生移到高考之后进行,这本可朝真正的自主招生靠近——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后,大学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者提出申请,学校独立进行录取,一名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但遗憾的是,移到高考之后的自主招生,仅仅把笔试和面试、确定自主招生优惠的程序放到高考后,从各校已公布的自主招生方案看,可能由于时间较紧,能入围自主招生的学生大幅减少(通常为学校自招名额的2倍),学生的选择权也极为有限(大部分学校都把自主招生笔试面试时间安排在6月13、14日),这样的调整有多大价值呢?

  高考制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牛鼻子”,而录取制度又是高考改革的“牛鼻子”,高考改革必须抓住关键,而不能绕过核心问题做所谓的改革。实现这样的改革,不能指望仅由行政部门来设计、推动,因为这涉及部门的核心利益,只有充分听取意见,并把高考改革纳入立法程序——全国方案由全国人大讨论、审议,地方方案由地方人大讨论、审议,才能达成更广泛的高考改革共识,制订更有价值的改革方案。

标签:
高考改革 自主招生 高考录取 高考成绩 大学自主招生 高考制度 录取批次 升学教育 学生培养

精彩热图

俯瞰江西龙南清代古建燕翼围 四层楼高层层环通
上海市民穿越时空“对话”达芬奇
故宫钟表珍宝首次在香港展出
北京中轴线第二大建筑群重现真容

最热新闻

  • 世界瞩目上合青岛峰会 这些看点别错过!
  • 研究:你喜欢的音乐类型可以反映你的性格和智商
  • 联合国维和70周年 中国维和贡献获赞
  • 英国女子的抗癌奇迹:曾为自己准备葬礼 因不舍女儿才积极治疗
  •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专利数量稳定 专利水平不断提升
  • 法国研究:圈养海豚很幸福 最爱与人互动
  • 曾有“西部白宫”之名 尼克松旧居挂牌出售要价4亿
  • 80岁退休、顿顿吃肉、讨厌看电视:南非114岁男子冲击“世界最长寿老人”纪录

精彩推荐

新时代大讲堂
美差!英摄影师环游世界拍美照年入六位数
中国日报精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首页
  • 时政
  • 资讯
  • 财经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专栏
  • 双语
  • 地方频道: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陕西
  • 新疆
  • 深圳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西藏网
  • 央广网
  • 中国新闻网
  • 光明网
  • 互联网举报中心
  • 防范网络诈骗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 京ICP备13028878号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
  • 网站网络110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