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返乡笔记”揭示的真正问题

来源:检察日报
2015-03-04 07:09:51

“博士返乡笔记”揭示的真正问题

  春节期间,一篇发布于某微信公众号上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引起了广泛反响。该文拨动了众多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读者的心弦,它从若干侧面反映了当今中国农村及农村人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下从物质到精神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推动了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转型。但在这场市场化变革大潮中,除了最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外,农村基本是处于被动的、被裹挟的状态,任由市场化大潮带往一个不可知的方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农村未来发展表现出某种“悲观和迷惘”。

  仅就笔者对家乡农村的个人观察,当下农村面临着以下几个亟待重视的问题:一是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的瓦解。农村当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但是,由于农业投入大、周期长,家庭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抗风险能力差,这使家庭作坊式农业基本无利可图(甚至亏损),从而使绝大多数农村适龄劳动人口都选择出外打工,形成规模可观的“打工经济”。其后果是土地大量荒芜,农业凋敝。

  二是农村作为传统的生活共同体正在解体。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将农民固守在土地上。这种乡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除了正式的行政管治外,更多依靠自然形成的礼治秩序维系乡村社会的运转。但是在市场改革的大潮下,农村青壮劳力都涌向城市打工,加上人口的自然代谢,代表乡村礼治权威的“长老”渐渐故去,使农村生活共同体及建立其上的礼治秩序正趋于解体。另外,农民工长年漂泊于城市,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再回到农村,但由于种种现实原因,他们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致使他们在精神上无所归依。

  三是农村渐次演变为一个消费型社会,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打工经济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打工经济的显著特点是除了出卖劳动力,无需其他成本投入。这样使农民无需在生产上投入资源,从而可以将几乎全部收入用于生活消费支出。在支出比例上,除日常生活开支外,“房子、车子、妻子、孩子”已然成为农村人生活的唯一目标和需求。当然这些需求都是正当的,问题是人们并不满足于基本需求的实现,而是不断追求水涨船高的标准,为了满足某种虚荣心,很多人甚至愿意承受物质生活的压力,举债消费。这种将全部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在再生产上缺乏投入的经济模式,在经济学上被称为简单再生产,显然这种经济模式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的。

  四是更为严重的在于农村教育问题。由于高等教育的日趋产业化、市场化,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需举全家之力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其中农村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多年的寒窗苦读熬到毕业,可能只能找到一个较低收入的工作,甚至不如一个打工者的收入,由此“读书无用论”在他们身上可能已成为事实。另外,在客观层面上,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相比,天然地处于不平等的、劣势的地位,这也使很多农村人失去了对于通过读书和教育改变命运、实现阶层流动的希望。由于整体而言轻视读书和教育,导致农村人口素质难以得到提升,既使打工者的子女难以摆脱继续打工的命运,也使农村难以走出低水平发展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人口比例构成来看,工业化、城镇化的任务并未完成,“三农”问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早在民国时期,梁漱溟、晏阳初等即发起“乡村建设”运动,旨在通过改造乡村来改造中国,造就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时至今日,他们提出的命题,仍然没有过时,即便内容或已不同。

  (作者系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

  “博士返乡笔记”揭示的真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