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所以对信息产业高看一眼,不仅仅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大产业,还在于它在发展中不断向各行各业进行渗透,颠覆、迭代、融合、跨界、重构、创新……对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都产生深刻影响,并逐渐渗透至社会服务、政府管理等领域。
当信息经济遇见一座城,又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变化?
杭州,一座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城市”的古老商业都市,而今又蝶变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当下,杭州举全市之力发展“一号工程”,涌动着“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的创业创新热潮。
以信息经济之名,杭州正在上演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故事。
传统制造的信息“再造”
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条上马不久的新生产线,让“兆丰”迅速具备了年产500万套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制造能力。而且,其他生产线要380名工人,新生产线把仓储人员算在内还不到50人:出力的都是机器人,做一套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节拍只要18秒,以前则起码要10分钟。
18秒和10分钟,“兆丰”董事长孔爱祥深知此中区别,“这不是时间和产能的问题,而是技术的问题,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节拍极限在15秒,德国人做得到。如果我们再快3秒,那就是世界一流了。”
让“兆丰”接近德国制造的,正是“信息化”这双新翅膀。孔爱祥自豪地介绍,新的生产线“零件是老外的,大脑是自己的”。他说,“工业4.0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单机智能设备的互联,这一点在‘兆丰’正在普及。”在孔爱祥的计划中,最终“兆丰”要做到的是,把不同的智能生产线互联组成智能车间,智能车间互联组成智能工厂……“今年我们要做工厂物联网,车间工人只要用一个PAD,就能操作、监控生产线了。”
如“兆丰”一般,随着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推进,杭州一大批工业企业已经走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转型路上。
走进西子奥的斯的车间,记者发现,这里的生产“静悄悄”。在西子奥的斯,信息技术的改造已经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制造。最让人惊讶的是,通过信息系统的设计改造,西子奥的斯实现了“协同制造”——与几百家供应商协同、与客户协同。如此一来,电梯的排产实现从月计划详细到小时计划,每3分钟就能发运一台电梯。
电梯的销售也从原来的款到发货转变为现在的款到生产。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总监盖利民告诉我们,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客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就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制造需求,这是工业4.0区别于工业3.0的重要特征。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作为杭州工业支柱产业之一的装备制造业,正在由过去依赖成本优势的杭州制造向杭州“智造”转变。
再看纺织化纤业,这是杭州的传统支柱产业,其行业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20%。而今,这个存在大量劳动密集环节的产业,也因为信息化基因变得“新鲜”起来。
盛元化纤是杭州行业规模排名前三的企业,走在企业生产车间里,从卷绕落丝到运输仓储、产品检测,再到外箱包装,全由自动化机器人代劳,一改化纤行业依靠人力投入赢效益的传统形象。这要归功于盛元率先在纺丝环节中,一次性投资2.5亿元,引进了德国4套高端工业自动化设备,这是中国首套应用在化纤行业的全过程智能化自动流水线系统。公司副总经理周先何说,这套“机器换人”系统全面运行后,总体减少四成的用工量,每年节约人力成本1000多万元。
与车间里的喜人变化相比,采访中,在与多家制造企业负责人交流时,我们更是对这些外界眼中的“传统企业家”对信息经济新思潮、新技术的高度认知印象深刻。他们自信地对我们表示,工业4.0的基因并非欧美企业所独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好比催化剂、黏合剂,可以成为浙江企业赶超国际一流的新利器,成为浙江制造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服务业遇见信息经济
6年前,张旭光开始做杭州市民卡时,涉及的仅仅是小额支付和身份识别。如今,已经演变到2.0版的市民卡,让他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未来这张卡会成为O2O电商化的民生协同服务平台,成为城市‘个人征信’和‘低碳积分’记录、评价和激励的管理平台。”这位浙大网新科技IT服务集团的高级副总裁说。
这一演变正是服务业“信息化”再造的一种折射。
因为这种再造,浙大网新、道富科技、恒生电子等一批现代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在杭州迅速扩张。2013年,杭州市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达35.53亿美元,2007年至2013年年平均增幅达71.02%。如今,在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杭州已处于“第一方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信息经济元素的渗入,浙大网新等企业一举跻身高端服务外包企业之列。这些年,浙大网新已成功帮助美国道富银行建立并壮大了其在杭州的分部。新承接的贵州银行总金额1.28亿元的新一代信息应用系统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真正实现了全行范围内IT系统和数据的整合与集中。
正在发生变化的,还有传统服务业。在杭州,传统医疗服务业因为植入“智慧基因”,奇妙的新故事由此发生。
落户于杭州湾信息港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挂号网,堪称这场新变革的引领者。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挂号网一直致力于把医院的数据由浅到深逐步打通。目前,挂号网已与全国23个省份、900多家重点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连接。不久前,挂号网刚刚获腾讯领投的超过1亿美元融资。“与医院的信息系统连接,就相当于在原来独立、封闭的医疗信息体系里,打开了一扇窗户。”挂号网创始人廖杰远说,借助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挂号网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流程,方便了患者就诊,减轻了医院压力。
同在杭州的另一家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丁香园,因为拥有200万医生用户(中国医生总数只有260万),被业界称为“中国最有价值的移动医疗企业”。
用互联网连接一切医疗健康资源,畅通所有健康信息流。迎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风口,越来越多像廖杰远这样的创业者在杭州上路了。随之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就医习惯、医生的诊断方式,还有整个医疗行业。采访中,有风投界资深人士对记者预言,随着信息经济的渗透,杭州下一个有望迎来爆发的产业,很可能就是健康服务业。
杭州已经瞄准了这个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位于萧山的杭州湾信息港正在着力打造的中国智慧健康谷,将以挂号网为龙头,串联起全国的医院、医生和患者,整合医疗、保险、金融等资源,促进多方信息共享,帮助老百姓便捷就医,并通过互联网形成产业链的聚集。目前,一批智慧健康企业已经入驻,医疗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初步形成。
引发资本追逐的何止医疗领域。在不久前公布的《2014杭州互联网创业热度报告》中,资本青睐的杭州公司以金融服务、出行服务(交通、汽车、旅游酒店)、教育健康等服务业居多。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当工业化步入中后期,服务业就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角”。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风起云涌,这一转变也变得更加值得期待。
“智慧”让生活更美好
1月29日,南京,瑞雪纷飞,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携手阿里巴巴集团向全国首次发布联手开发的“杭州旅游护照”项目。今后,只要打开手机支付宝,添加“杭州旅游护照”服务窗,首批7000余家杭州酒店、景点、餐饮店、旅游商户都会集成到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上,“一只手机,游遍杭州”变为现实。
“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这正是杭州发展信息经济的最终落脚点。2015年,杭州市委市政府第一个大会就交给了“一号工程”——“发展信息经济、推进智慧应用”。未来3年,杭州要推进包括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健康等在内的56项智慧应用。
都市生活,出行是最基本需求。随着日前杭州交通信息资源云平台通过专家验收,杭州人从“指尖的出行”一步跨入了“云上的交通”。这朵巨大的“云”,实现了交通、交警、城管、铁路、民航等单位和公交、地铁、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出租车等五位一体公交体系相关数据的接入和整合,每天交换至该平台的数据超过1.8亿条。“这些大数据为杭州综合交通的行业监督、公共服务、运行监测、辅助决策及应急指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杭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除了交通大数据,目前杭州全市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已经建成。眼下,数据容灾备份中心、政务信息交换平台、服务信息化统一平台等重大信息化基础设施运行稳定。
智慧应用中,推进最快的当数智慧医疗。今天,杭州市民每人手上有一张市民卡,这是全国发卡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数据共享最好的城市一卡通。尤其是“智慧医疗”应用,目前在市级医院持卡诊间付费累计已超过350万人次,平均使用率近70%,解决了病人反复排队付费问题。杭州还成为了国家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试点城市。目前,卫生行政部门正与阿里巴巴、市民卡公司开展电子处方售药平台的实质性洽谈。
养老也因“云服务”变得智慧起来。西湖区率先在全省试水“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将智慧养老服务一网“打尽”。该平台全部完成后,其中的远程医疗服务将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起居生活处于远程监护状态。杭州市民政局建设的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也将让老人看病、就诊变得更加便利。
“信用杭州”是最具杭州特色的智慧应用。上线仅3个多月的 “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经归集了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海关、市编办、公安、工商、食药、环保、交通、消防等27个部门在履职过程中生成的6亿多条信息。
“过去,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大量的信用信息都散落在各个部门当中,且仅有少部分工作人员才能看到。”杭州市信用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信息平台建成后,个人及法人信用状况变得公开透明、一目了然,而且真正“有用”了。2014年,杭州市发改委等8部门在审核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管理中查询企业信用记录,对有严重失信记录的企业实行限制,涉及扶持资金约18亿元。金融机构在审核中小微企业办理贷款时查询企业信用记录,涉贷金额500多亿元。
“信息经济,智慧应用”,这不正是杭州人的后现代美好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