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青海湖的护鱼人 大自然的忠诚守护者

作者:陈杰 来源:新京报
2015-03-04 08:30:41

揭秘青海湖的护鱼人 大自然的忠诚守护者

青海湖护鱼人

  2015年2月3日,万玛才让托着一条从网上摘下的足有30厘米长的湟鱼。幸运的是,这条湟鱼还活着。他说,这条鱼足有几十岁,非常珍贵。

  入冬的青海湖湖面开始冰封。这时候,一些盗捕湟鱼的捕猎者开始活跃起来。一条湟鱼收购价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促使盗捕者铤而走险。

  2003年,湟鱼被列入《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第一批名录》。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湟鱼生长极其缓慢,每十年才能生长一斤。受上世纪50到70年代过度捕捞影响,湟鱼资源量一度由最初的32万吨下降到不足1千吨。

  湟鱼是青海湖“水-鱼-鸟”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一旦湟鱼数量减少,水鸟将不再栖息,湖中藻类泛滥,会最终导致青海湖变成“死湖”。

  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1994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在青海湖实施封湖育鱼政策,至2011年已是第五次对青海湖实施封湖育鱼,此次封湖育鱼将至2020年年底。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一次性盗捕湟鱼50公斤以上构成犯罪,最高量刑是3年有期徒刑。

  “虽然国家有规定,盗捕却一直没中断。”来自青海湖的牧民南加说。

  2010年,南加组建了一支由30个左右志愿者和牧民组成的“青海湖湟鱼巡护队”,主动对接和协助当地渔政部门,宣教和制止湟鱼非法捕捞行为。

  2月3日,气温零下18℃,青海湖湟鱼巡护队发起人,51岁的南加,驾驶着一辆皮卡车,带着志愿者——22岁的诺日桑、23岁的蒙克格日勒和9岁的儿子桑杰,开始连续5天的巡护工作。

  青海湖环湖长度大约在360多公里,周边涉及3州4县,环湖少则5天,多则10天,巡护的夜里走到哪儿就住在附近的牧民家中,或在湖边搭上自带的帐篷过夜,最后回到驻地。

  “有牧民称,海晏县达玉村紧挨的湖面附近,凌晨发现有多辆可疑车辆开着车灯在冰面活动,可能是下网,巡护队正在赶往现场。”9时许,正在巡湖的南加接到达玉村巡护队打来电话,南加立刻把情况向省渔政总站举报后,开车驶往60多公里外的事发地。

  到达现场时,60多岁的吉和白,已经带着40多个牧民,手持凿冰钢钎,对着三处盗捕点开凿寻找渔网。

  凿开被冰封住的洞口拉出渔网,一条条被挂住的湟鱼正在挣扎,有的已经死去。在第一个洞口被拉起的60米长的渔网中,一共发现了50多条湟鱼,最大的一条足有30厘米长,幸运的是,这条湟鱼还活着。

  这条鱼足有几十岁,非常珍贵。当它被小心翼翼地放回冰洞,一扭身,瞬间在大家视线中消失时,所有人鼓起掌来。

  巡护队在方圆一公里的地方,发现3个有渔网的盗捕点,南加和巡护队员放归了200多条湟鱼,不过死亡的更多。

  南加拿起现场一个类似炮弹造型的作案工具给记者看,这是盗捕者使用的“电动下网机”,里面装有9节1号电池。盗捕者在湖面凿开一个冰眼,放下一个“电动下网机”,遥控着牵引渔网,一晚上能下几十张渔网。

  “这些盗捕者把使用完的大量电池直接扔在冰面上甚至湖里,一个纽扣电池就能污染600吨水,也就是一个人一生使用的水量,更何况一节一号电池。”南加告诉记者。巡护队每年在湖面上都能拾到数千节电池,实际上,更多的电池被非法捕捞者直接从冰洞扔进了湖里。给青海湖水质带来巨大威胁。

  经过南加这几年的发动,沿湖各县乡村,都建立起固定的巡护队,长期参与巡护的大约有400多人,在盗捕高峰期,主动参与巡护的牧民达上千人。

  “过去是明目张胆地把卡车开到湖面,搭着帐篷,进行捕鱼。尤其2010年到2012年期间,巡护压力非常大,非法捕捞者成千上万,渔政和警察都不敢上冰面管。”南加告诉记者,而他带的巡护队经常被围攻和嘲笑,甚至有捕捞大户和收购商,威胁要报复南加。还有不少巡护队员被打伤。

  南加说服了一些捕鱼者离开,同时也感染了更多的牧民,尤其是一些地方有威望的长者加入,南加巡护队伍的牧民越来越多。

  如今,这支遍布环湖的巡护志愿者不仅有牧民,还有医生、教师,甚至高僧、企业家、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他们利用各自的影响力,把湟鱼保护和环保理念传递出去。

  南加和长者们主张法律法规宣传和理性劝导,不允许巡护队员与捕鱼者发生暴力冲突。通常,他们积极联系渔政部门,对劝阻不停手的捕捞者取证后举报。渔政部门和警方,在当地牧民的支持下,也加大了打击力度。同时,省渔政总站建立与巡护队的“互动机制”,在乡一级政府配备“护鱼干事”,专职协调和规范巡护队参与合法保护湟鱼。

  2014年至2015年1月,在巡护队积极配合下,省渔政总站处置了76起现场捕捞违法的刑事案件,处理违法人员100多人。

  由于民间巡护队的几乎全天候巡护和渔政部门的依法打击,捕鱼者逐年减少。如今,明捕基本绝迹,但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一些非法捕捞者,转为夜间下网,夜间收网,躲避巡查和警方打击。

  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办公室主任覃永生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民间和政府合力保护,为湟鱼的数量恢复功不可没。靠省渔政部门一己之力很难有效打击非法捕捞,借助广大牧民的人员优势,政府配套建立相关机制,利用好民间力量,在合法的范畴内,制止捕捞行为,才能长治久安。

  覃永生表示,据青海省农牧厅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专家监测,目前青海湖“湟鱼”数量大约在4.5万吨,比2010年增加一倍多。湟鱼巡护队起了巨大作用。

  不过,这仅是青海湖湟鱼数量高峰的八分之一。按科学预算,整个青海湖湟鱼数量达到16万吨以上,生态才能趋于平衡,湟鱼的保护依旧任重道远。(记者 陈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