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成都画家姚康铃让宋词重回民间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3-05 07:16:00

十年磨一剑 成都画家姚康铃让宋词重回民间

姚康铃收藏的《袖珍诗韵》。 陈羽啸 摄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近期,成都著名画家姚康铃潜心十年创作的新著《两宋词律集萃》由巴蜀书社出版,该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首次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将词、宋词、词牌、词律进行诠释与解析。姚康铃是地道的成都人,擅长中国画、油画与书法。

  姚康铃先后师从著名画家赵蕴玉、吴一峰、张采芹、岑学恭、邓光奇等先生,入门赵氏,乃“大风堂”画派传人。画坛公认,姚康铃的画作有厚重的文人气,这和他扎实的国学功底和诗赋创作能力不无关系。

  词之情结

  梦想延绵半世纪终能圆

  作为一位醉心绘画的艺术家,姚康铃对宋词的研究颇为高深。上世纪60年代,因为绘画技能出众的姚康铃被特招入伍,成为一名在部队里专门从事宣传画创作的文艺兵。1968年,还在云南服役的姚康铃年仅21岁,有一天,他当兵所在的特务连奉命参加地方一位旧人遗物的清理工作,在最后清扫时,姚康铃从废渣中拾得一本1965年由北京荣宝斋出版的《袖珍诗韵》,这本红色封面的小册子让他震撼不已。从那时开始,姚康铃的宋词情结整整延绵了近半个世纪。

  “我当时特别喜爱古诗词,偶得此书,有了阅读古诗词的工具,当然十分喜悦。从那时起,我开始研究宋词。由于古韵中的入声韵不易入格,于是跑遍城市所有书店,又有幸买到了1975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似编著的《现代诗韵》。有了古今韵的对照,研究宋词的兴趣更大了。”姚康铃说。上世纪80年代初,姚康铃从部队转业回成都。复员到地方后,他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行政工作,曾任成都市文化局副局长。他还参与了成都首届国际熊猫节、民间艺术节、省第九届运动会开幕式、成都大庙会等大型文艺活动总策划。

  工作之余的姚康铃格外重视有关宋词书籍的收集与阅读,加之自己供职于文化部门,又痴迷于中国书画,从而改善了研究宋词的条件。十年前,姚康铃退居二线工作,不久又退休赋闲于斋室,他说:“头五年,我阅读了近二十余类词书,三百余位词人的两万余首词作。近五年,按照词牌分类整理其格律,两宋词律初现端倪。后经十余次修定,《两宋词律集萃》终于脱稿,怀揣近50年的词之情怀,终于得到化解。”

  词之本源

  中国古代“流行乐”的歌词

  在姚康铃眼中,宋词不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同时亦是我国韵文(包括诗赋、辞曲、歌谣,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诛等)体裁的重要样式,其命脉是“韵”,词韵比诗韵更宽。他介绍道,词体,发端于隋唐之际,因与新兴的俗乐(有别于雅乐的民间音乐)之曲相配的歌辞(词)而萌生;词体形成于唐、五代,因歌辞(词)随音乐演唱愈加悦耳而流行;词体昌盛于宋,因词(辞)独立于乐府后,且“倚身填词”之风甚浓而集大成。词之初始被称为“曲子词”,到了南宋简称“词”。

  《两宋词律集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该书从什么是词、宋词、词牌、词律等这些最基础的话题去研究与解答宋词要素,其成书的落脚点乃词牌之格律,便于普通读者学用。姚康铃说:“宋以前,词多为宴前娱宾遣兴之作。到宋时,词已经成为了词人或私人创作之文体,又经柳永、苏轼、辛弃疾以及周邦彦、姜夔等词大家的继承与创新,词体得到了完善,词便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真正的独立之体裁。尤其在宋代的中后期,词之格律更加完善,词家巨子辈出,词作名篇涌世,竖起了时代文学之奇峰,宣称‘宋词’理所当然。”他称,词从古代民歌和古典词歌而来,一直受到古典音乐的润泽。

  “如梦令”、“念奴娇”、“忆江南”、“菩萨蛮”……这些都是大名鼎鼎的宋词词牌名,词牌名是如何而来?姚康铃说:“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即词调的名称。它是宋词独有的象征,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最初,词只作为乐曲的配词用来演唱,有的依曲填入词,有的按词制曲。随着词人不断创作,词牌名不断丰富,可谓群星闪烁,为后人提供了莫大的填词空间和倾吐情志的款款标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