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化妆的金寿林。陈亮摄
本报讯(实习生 吴桐 记者 姜小玲)经过45天的闭门修缮,天蟾逸夫舞台昨晚迎来了开台戏,在近两个小时的“元宵大联欢”中,登台的几乎都是戏迷。难怪这台戏就叫《戏迷一家亲》了。在皮黄鼎盛的年代,曾有“京角儿不进天蟾不成名”的梨园美谈。对于戏迷们来说,这里自然就是心中的圣地了。
60岁的金寿林是个退休记者,当晚要唱《贵妃醉酒》选段。旁边的戏友金阿姨笑着说,“我俩正好反了,他唱青衣我唱老生”。下午四点半,金寿林已经走完台了。这个曾经的“远东第一大剧场”经此番修缮,焕然一新。原来的手动舞台吊杆换成了电动吊杆系统。舞台的主扩声系统和返听系统得到了改造,座椅、地板也都进行了翻新。让金寿林高兴的是,舞台“还是保留了原来的传统风格,太亲切了”。
下午五点半,有人用手机播放起京剧《望江亭》,70后建筑设计师姚斌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唱着。他和老友姚丹凤要搭档表演越剧《西厢记》选段。姚丹凤今年53岁,浙江诸暨人。15岁看王文娟的电影《红楼梦》,惊叹家乡竟然有这么好听的戏。她18岁考过越剧团,第三试落选,就去乐队弹琵琶,“让我在台下看着也行”。一年后,有出戏需要个弹琴的老生,她就戴着假胡子上台,“上去就再不肯下来了”,终于演上了梦寐以求的花旦。她昨天早上四点就起来了,在别的地方唱了《穆桂英》,虽然疲惫,但“要把越剧最唯美的东西表现出来,这可是天蟾舞台”!
傍晚六点钟左右,1985年出生的项伯楠开始试音,她将表演越剧《玉簪记》选段。项伯楠的妈妈是知青,1999年一家人刚从南昌回到上海,她在文庙第一次听到老艺术家们的越剧表演就被吸引,从此常常泡在戏院。2001年以后她常常在天蟾舞台看戏,“今天终于可以登上这里的舞台了!”
六点半了,金寿林开始换上华丽的戏服。年前得知可以来天蟾舞台演出,他“梦里都笑醒了”。他说自己“从小在天蟾看戏,一年从嘉兴来回无数趟,火车票一大沓”。这化妆间他来过无数次,“梅兰芳、周信芳、梅葆玖在这里化妆过,张火丁、蓝天也在这里化过妆,没想到,我竟然也可以在这里化妆,很感动。”
今年起,天蟾逸夫舞台的“元宵大联欢”品牌将被保留,定期组织戏迷海选,选中的节目将于次年元宵节在天蟾亮相。戏迷们说,“太好了,我们希望年年都来闹元宵!”天蟾逸夫昨晚迎修缮后开台戏 戏迷登台亮嗓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