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乡土气息浓 男子汉创“美人”招牌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3-06 06:23:56

  提到年画,当然绕不开著名的四川绵竹年画。2006年,绵竹木板年画被国务院、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人说,年画成就了绵竹;也有人说,是绵竹创造了属于四川的年画。

   乡土气息

  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介绍,绵竹木板年画的成就远在明代就已显现,“当时四川泸州及陕西蒲城地区已贴过内容喜庆的绵竹年画。”北宋御史赵抃(公元1008——公元1084)所著《成都古今记》也写道,当时成都的几个市场:“正月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其中“桃符市”的年画多由距离成都较近的绵竹、夹江等地的年画作坊提供,以门神为主体的宋代年画甚是兴盛。绵竹木板年画有何特点?胡光葵说,与其他年画不同之处,就在内容题材极广泛,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张贴讲究

  极特别的是,绵竹年画的张贴也有讲究,含有特定的人文与民俗。“传统的张贴是有规定的,敬神、祭祖、祈福、辟邪等不同的内容,就会有相应的年画。”胡光葵说,其艺术追求是把审美标准和实用功能标准直接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适用范围中体现多功能。“为防止小孩子撕纸,张贴位置一般在距离地面一米二以上。”

  一般来说,门神和门签、对联一起贴。门神贴中间,门签贴上面,对联贴两边。“门签从五瘟符发展而来,用于辟邪和装饰门框。一般来说,有多少道门就贴多少道门签,如龙门、睡房门、牛圈门、猪圈,也贴桃子叔、花盆。不过,门签规格不一样。孝门签在颜色上有区别,第一年绿色,第二年粉红色,第三年大红色。”

  据胡光葵说,过去绵竹的各家宗祠里也贴年画,但已经远远超出“年”的范围。

   制作独到

  胡光葵介绍,绵竹年画通过起稿、刻板、印墨、施彩、印花等工序完成。第一步起稿需要技艺娴熟、绘画功底扎实的民间画师完成,“造型大多是画师临摹明清时的木板或成图,部分则是根据现实生活创造而成。”接下来,艺人选用梨木、楠木、银杏木及杂木为木板,根据画稿精心雕刻画板。

  “线板印刷是手绘年画的重要工序。”胡光葵讲道,在印墨前,首先要将被印的纸对折、试板,确保图形在纸上的位置。木板位置确定后,需在木板下垫一块润湿的毛巾,以防印墨时木板移位。调墨要用骨胶或乳胶,并加少许热水。“调胶的目的在于保证均匀地在木板上刷墨,也防止以后施彩时脱墨。”

  “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是民间艺人彩绘的口诀,胡光葵说,这句话通俗地概况了绵竹年画绘制的步骤,印墨完成黑色的线条底稿后,着色时由浅入深,先上白色等浅色系,再上深色系颜色。

   “美人”招牌

  “胡美人”是胡光葵的年画招牌。胡光葵擅长画美女,他把女性的精神风貌体现在传统的绵竹年画中,无论古装仕女,还是贺岁美童,所表现的人物之美只得“美人”二字可以蔽之,因此而获得了“胡美人”的雅号。后来,胡光葵索性把“胡美人”注册成了新派年画识别标志。“胡美人”的精湛效果,除了得益于胡光葵对传统年画艺术的深入理解外,他的中国画水准同时奠定了基础。托盏献寿的古装美人、开门纳福的邻家女孩、迎春同乐的金童玉女、《佛世界》的观音、晚清民国的龙车丽人……是“胡美人”独具一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