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中国对外开放之门将更加敞开

作者:刘金辉 蔡敏 李萌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2015-03-06 07:12:43

  新华网河南频道3月6日电 给他带来“重大利好”的是郑欧班列——行进在与古丝绸之路相似的物流通道上,连接中国、中亚、西亚和欧洲的洲际列车。从去年11月起,郑欧班列的返程列车上增加了进口整车。班次固定的这趟班列进口整车一般需15天左右,比海运缩短约一半时间,还节省了从港口转运郑州的运费和时间。

  “这条通道改变了中西部地区以前只能将大宗货物运至港口再走海运的物流格局。”袁风利说,“河南人享受到了新丝绸之路带来的好处,郑州正在向‘买全球、卖全球’方向发展。”

  跟他做着“反向”贸易、从郑州向欧洲出口办公用品的英国人克里斯托弗·谢伊说,郑欧班列在欧洲完善的货物分拨配送体系,使得他的一些欧洲客户将仓库转移到了郑州,因为这里的仓库比欧洲便宜很多,“未来郑州可能会成为欧洲企业的生产和配送中心”。

  中欧班列给郑州带来的繁忙国际物流,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喻新安看来,是内陆地区开放程度提高的一个缩影,而在分析人士看来,是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并与地方自贸区建设并列今年全国两会热点,推动中国更加对外开放。

  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开放也是改革。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他在谈及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时还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到一个月后访问印尼和马来西亚时,他提出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外界普遍认为,2013年是中国“一带一路”设想提出之年,2014年是部署之年,今年则是推进之年。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明确表态对袁风利和谢伊无疑是重要利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说:“创造互联互通的条件和环境是促进陆海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之举。”在他看来,陆海丝绸之路建设也是国际大通道和经济大走廊建设,长远目的在于有效促进要素跨境流动,推动各种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对接融合。

  喻新安说,中欧班列的诞生也是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众多产业,许多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中西部,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也在提高,对通关便利化、改革审批制度、提高开放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地区都在争取挂牌自贸试验区便体现了这一点。

  在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成立近一年半后,2014年底,国务院批复广东、福建和天津设立自贸区,要求在复制上海自贸区改革的同时,突出自身特色。

  一些内陆省份也试图以各自特色在第三批自贸区的申请竞争中胜出:武汉申报沿江自贸区,河南以中国首个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为基础申报自贸区,陕西申报丝绸之路经济带自贸区,甘肃、山东等也加入申报行列。

  喻新安认为,新自贸区必须避免同质化,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探索新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