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台湾网 王怡然 摄)
3月6日,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就两岸故宫交流的话题接受了本网记者独家专访。
中国台湾网: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据了解,两岸故宫将携手共同筹办90周年的庆典,请您介绍下相关情况。
单霁翔:为迎接建院9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故宫博物院将以一系列文化成果奉献给社会公众,并将各类文化活动贯穿全年。五大开放区域、18项展览都将一一与观众见面,开放面积进一步从目前的52%增加到65%,院内展览将达到展出文物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精彩的多个院史之“最”,形成以原状陈列为核心特色,精品常设展览为亮点,专题展览精彩不断,传统展陈与数字效果相结合的展览格局,全面提升博物馆氛围与展陈效果,努力实现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让全面、完整、深刻、震撼的故宫文化盛宴感染更多观众的心灵。
另外,两岸故宫也将合作或各自举办多个活动,共同庆祝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比如,目前双方已确定于今年10月联合推出“郎世宁来华300年特展”,届时北京故宫博物院的8幅郎世宁作品将赴台参展。郎世宁是一位入职中国清代宫廷长达数十年的意大利画家,其出众的画艺以及为中国宫廷绘画带来的西洋画风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既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又不同于文人绘画和民间绘画的新颖面貌。郎世宁的艺术活动已经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此次故宫博物院将出借的郎世宁作品包括《郎世宁画弘历射猎聚餐图轴》、《郎世宁画果亲王允礼像册》、《郎世宁八骏图卷》等珍品。另外,将于11月举行的第五届“两岸故宫博物院学术研讨会”由台北故宫承办,两岸专家将齐聚台北,就“故宫学”相关研究课题进行学术探讨。
另外,两岸故宫合作重新编辑乾隆皇帝典藏善本古籍《天禄琳琅》书目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双方还在商谈“两岸故宫数字展览馆”项目。
中国台湾网:据了解,故宫博物院公布的大型科研项目中,涉及到与台北故宫共同研究馆藏的青铜器,您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单霁翔:2014年2月,故宫研究院发布了十一项科研与出版项目,会上就“故宫藏先秦有铭青铜器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两岸故宫青铜文化合作研究的初步设想。
用青铜器标识王权及贵族身份,并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记录历史,是早期中华民族子孙所独创的文化成果,它是人类青铜时代文明达到鼎盛的伟大标志物。此后,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收集保存祖先这一光辉遗迹,直至明清故宫传承不断。现已知流传至今的先秦有铭青铜器资料约有15000件,故宫博物院藏1600件,是目前全世界的博物馆中收藏最多的,且故宫藏品以长铭重器居多,包括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杂器等品类,商、周、春秋、战国时代系列完整,特色鲜明。对这些青铜器的研究可以说是难度大、任务重、周期长,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比如将重要铭文进行X光扫描成像,以取得清晰的铭文资料。目前,故宫博物院专家已经开始启动该项目,首先进行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器的资料整理工作,为下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两岸故宫核心藏品原属一家,互补性强,许多成组、成对的器物分藏两地。台北故宫藏有铭文青铜器440余件,有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和近年新入藏的子犯编钟等长铭重器。我们提出两岸故宫合作,对两千余件青铜器及其铭文做综合考察与研究,写出新的铭文考释,共同弘扬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一提议已得到台北故宫的积极回应。下一步将就合作事宜进行具体的沟通、协商,落实双方的科研计划。
中国台湾网:您如何评价两岸故宫的合作与交流。
单霁翔:自2009年两岸故宫院长首次实现互访,并达成建立合作、展览交流、人员互访、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八项共识”以来,双方一直保持密切的高层互访和沟通,共同制定双方未来合作方向,交流新局面从此打开。2013年,两岸故宫新任院长再次进行了互访,就进一步的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更加密切了两岸故宫的联系。目前,双方交流已发展到了机制化和常态化的新阶段。两岸故宫在传统管理方法上具有共同性,在具体文物差异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以“八点共识”为框架,将合作的领域由展览和人员交流发展至科学研究、图书出版、文创产品研发、数字技术应用等领域。通过高层互访,双方进行了真诚的合作与交流,彼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信任,双方都获益很多,企盼这种良性互动能够继续下去,期待双方的交流能够更加深入和持久。
分隔在海峡两岸的两个博物院,其藏品都主要来自清代宫廷旧藏,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可谓同根同源。两岸故宫血脉相连,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另外,两岸故宫都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是公益性的文化机构,都在为如何更好地保护、研究与利用这些文物藏品,更好地实现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等职能而不懈努力。
两岸故宫持续的交流合作,受益的不仅仅是两岸故宫人,更是两岸关心关切文化事业的普通民众。加强两岸故宫的交往能够切实促进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感和归属感,并对两岸文化交流产生积极的效用和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两岸“故宫人”所期待与欢迎的,更是两岸民众的普遍愿望。未来的文物保护事业一定是全人类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和奋斗的事业。作为管理者,我们也要不断努力,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强对文物藏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守住尊严、流传百世。
中国台湾网:故宫博物院在与台北故宫交流中是否曾遇到过困难?都是些怎样的困难?
单霁翔:总体来说,两岸故宫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内容越来越广泛,渠道越来越通畅。双方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为两岸故宫交流与发展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对两岸故宫来说,最大的困难还是文物展览对等交流上的难题。目前,双方还在积极探讨台北故宫实现展览对等交流的可能性。一直以来,由于名称载示和文物的司法免扣押等问题尚未解决,两岸故宫的交流活动也一直存在诸多困扰,目前也只能保持展览的单向交流。台北故宫藏品不能到大陆展出,是一个遗憾,尤其是在博物馆文化交流方面,大陆观众对此非常期待。但是,这是一个涉及政治的问题,不是仅靠两馆的努力能够实现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两岸应该加强文化的合作,少设人为的障碍,文化交流才能更加通畅。两岸故宫文物同根互补,目前保持着十分畅通的文化交流渠道,也希望在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台北故宫的文物藏品能够早日与大陆观众见面,实现更加顺畅、深入、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博物馆是公共性的文化机构。我们收藏与保管的历史文物承载与守望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两岸故宫血脉相连,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如果说经贸往来使两岸的民众手拉手的话,那么文化交流将使两岸的民众心连心。加强两岸故宫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说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两岸“故宫人”的努力下,可以不断攻坚克难,开创局面,让更多文化成果能够与公众见面。(中国台湾网记者 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