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环保部部长职务一星期的陈吉宁,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红顶中介”问题,他指的是环保部门下属的环评机构。“我们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陈吉宁承诺,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也要分批分期全部脱离。此举呼应了今年2月中央纪委巡视组反馈的环保监管的失职和腐败问题。彼时,巡视组就提出“红顶中介”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当利益输送。
改革过程中出现“红顶中介”,实质上是既得利益者阻碍和推诿改革的表现。有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红顶中介’披着市场的外衣,却与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红顶中介”背后有政府部门支撑,因而他们的“底气”更足,做起生意来有恃无恐,大发其财。而政府部门对“红顶中介”的表现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暗地里维持利益输送的渠道。“红顶中介”还被人们戏称为“二政府”,意为他们没有政府的名号却有政府的权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多次提到“红顶中介”问题。在去年年底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就指出要严防以“红顶中介”替代行政收费的现象。“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红顶中介”蚕食着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在今年2月的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总理又批评“红顶中介” 打着政府的旗号,服务乱、收费高、搞垄断。可见,最高层对“红顶中介”已表示了明确的态度:必须斩断背后的利益链条。
“红顶中介”的特别之处是“红”。众所周知,许多具备官方背景的行业协会、研究所,成为官员退休、退居二线后“发挥余热”的场所。要知道这余热可不是白白发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几日前就表示:“从国际上看,行业协会应该是非营利的公共机构。可现在的情况是许多行业协会还是纳税的法人。”再联想到其“二政府”的性质,一些行业协会就变成了“收费的政府”,明目张胆地拿着公共利益做买卖。
目前,环保部数据中心公示的全国环评机构共有1158家,它们的性质可谓五花八门。既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数十家高校,又有各地各级环境科学研究所,还有提供环评服务的企业。在单位性质上,也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而且其中姓“国”的占绝大部分。不同环评机构掌握的资源数量差异巨大,外在实力也有明显差距,拥有政府资源、与政府关系好的机构,在市场上往往更有优势。
把环保事业做好,还人们以碧水蓝天,不光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行政问题。陈吉宁提出的全国环评机构从政府脱离的目标,有很多细节因素要妥善处理。比如,这些单位脱离之后,是否需要改变单位性质,所有权归于何方,能否真正做到与民营环评企业平等竞争等。否则,即使在名义上脱离了政府,凭借历史上的渊源,一些机构也有可能与政府部门藕断丝连,继续“戴着红顶赚黑钱”。
杜绝“戴着红顶赚黑钱”既是一个反腐命题,又是一个环保命题。从陈吉宁在记者会上的发言中,一些媒体读出了环保部门“铁腕治污”的信号。环境污染领域的“大老虎”一说也呼之欲出。其实,最危险的环保“老虎”很可能隐藏在与环保部门相关联的机构中。3月6日,环保部通报处理的63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不符合资质条件的环评机构中,就能看到不少与政府部门密切联系的机构身影。将政府下属环评机构独立出来,不仅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为客观、准确,也能收到斩断腐败链条之功效。
红顶中介,环保部门,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