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5年03月10日 07:27:18新京报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蒲长城。
■ 访谈人物
蒲长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在质检部门工作的近13年里,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曾是其主管领域。
全国两会期间,蒲长城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谈及各种质量安全问题时,他表示中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一夜之间、一睁眼就把所有质量问题彻底解决了,还需要历经一个很长的过程。
●我国当前质量问题还是严峻,从国际标准制定情况来看,目前由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只有179项,仅占国际标准总量的0.7%。质量竞争力上,我国虽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
●从质量竞争看,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缺乏话语权也是导致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部分企业不得不采用低价策略,甚至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参与竞争,致使我国产品因质量问题频遭国外召回和媒体炒作。
——蒲长城
质量现状
初级阶段问题不可能一夜就解决
新京报: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说,食品安全考验党的执政能力,李克强总理也高度关注食品安全。作为人大代表,你怎么看待中国当前的现状?
蒲长城: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质量水平总体是呈稳定提高的状态,从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检出率来看,2014年为7.7%,比2013年的11.1%下降了3.4%。
但像现在不少网民都在说国外东西好,春节期间不少人跑去日本买马桶盖,这的确能说明问题,中国产品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和国外产品有差距,这是不可回避的,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然后提升质量。
新京报:对制售各种假冒伪劣食品、产品的行为一直在打击,为何依然问题频出?
蒲长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技术装备水平低,经营管理粗放;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人员素质偏低;有的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速度,忽视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重速度轻质量,对当地假冒伪劣搞地方保护,甚至默许制假售假的存在,严重影响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低收入人群仍占据相当比重,消费水平和档次偏低,质低价低品还有较大市场;而高收入群体一些消费者盲目追求名牌、进口,也使制假售假行为有可乘之机。
新京报:那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核心症结在哪里?
蒲长城: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这些不可能彻底解决,不可能一夜之间,一睁眼问题就解决了。为什么车没有美国人好,为什么手机没有美国、韩国好?不要总是问为什么自己家里没有地主家的桌椅碗筷。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个不需要更多解释,如果现在中国没有这么多质量问题,中国就不是发展中国家。
新京报:发展中国家就必然伴随质量问题吗?
蒲长城:当然。产品质量其实和国家经济发展是相关的,当年欧美国家也出现过这样的阶段,英国伦敦曾经污染很严重,成为雾都。当年西方国家有先发优势,把一些重污染产业转移到不发达国家。
我们国家必须加快发展,不能放松,差距不能再拉大,但也不能过于求快,冒进会犯错误。而质量问题,必须三位一体解决,加强监管,完善法律。
新京报:有媒体报道称,加强反腐有望改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你怎么看腐败和食品安全的关系?
蒲长城:腐败并不是大潮流,也不是中国独有的。腐败对食品监督工作是有影响,但并没有大家说得那么大。
质量治理
对各级政府实施质量工作考核
新京报:这几天人大发言人傅莹以及很多代表委员都在谈食品安全,你这次是否带来相关议案建议?
蒲长城:我有一个关于制定质量促进法的建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都强调过质量问题,要求“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用质量提升对冲速度放缓,把经济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质量促进法的核心是形成质量共治格局,让质量治理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这也是对我国质量法律体系的有益补充,应当是质量领域的普通法。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下行压力加大,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质量极为关键。只有质量提升,才能更好地激活消费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发展,把提升质量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内生动力。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推动质量促进立法。
新京报:该如何借鉴,具体阐述一下?
蒲长城:质量都在大国崛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德国的“以质量推动品牌、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国策、日本的“质量救国”战略等等。所以,应该重点明确政府在质量促进中的责任,对各级政府实施质量工作考核,引导地方政府从追求速度数量转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发展方式。
同时强化质量激励,完善国家和地方质量奖励制度,加快培育知名品牌。也要界定好其他社会主体的质量权利和义务,比如企业要强化质量主体作用、质量技术机构要开放检测市场、行业组织自觉抵制“行业潜规则”、消费者要提升质量意识,参与质量监督。
新京报:中国质量该怎样做才能与国际标准看齐?
蒲长城:个人认为很简单,要有长远眼光,要能沉下心,踏踏实实地做些基础性工作。质量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人们太浮躁。制定标准、完善制度、改善工艺、加强管理,这都是厚积薄发的工作,不可能马上给他们带来光彩亮丽的花环,就像企业不能马上上市,官员不能马上提升一样。大家不愿意在这上面下工夫,有点走偏了。我认为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大目标一定要有,要真正增强核心竞争力,就得在基础工作上下工夫。
另外,企业管理制度也得改进。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航空飞机发射是世界安全水平最高的,他们每个岗位都要签字,出了事就要追责,当事人付出严重代价。我们现在有多少企业愿意花成本培训员工,真的了解质量法规?现在这个风气浮躁得不行。
记者 林其玲 实习生 李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