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治污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超八成

来源:南方日报
2015-03-11 05:11:37

  ■中山成效

  早在2011年,中山就成为全国首个地级市。2014年,中山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继续加大投入,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多个角度出发,取得了可喜成绩。

  关键词:生态示范村

  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原则,在尊重禀赋特征、历史传承、发展基础、景观特征基础上,去年全市共投入16亿元开展1267项秀美村庄项目建设和生态示范村建设,农村环境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8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全市70%的村创建成为市级生态示范村,24个镇区实现“镇镇均有生态示范村”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

  2014年3月,中山市启动了生态补偿机制研究。2014年7月,市政府出台了《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在主体功能区战略下,将各镇区的公益林和耕地与镇区面积的比例总体考虑,综合计算生态补偿资金。

  中山市成为全省首个实施“统筹型”生态补偿政策的城市,也是新环境保护法颁布后全省首个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地级市。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

  去年,中山积极发展“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3个、全市无公害农产品25个、绿色食品16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30个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水产品除外)。

  全市“放心菜”基地达19家,共4842亩。重点打造南朗镇崖口村水稻生态种植示范园区、神湾镇小水果品牌生产示范园区等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面积达6000亩。

  关键词:绿地系统建设

  推进民生实事“绿化工程覆盖城乡”工程,建成或改造城镇道路绿化100公里,山地森林景观改造2000亩;建设森林家园5个、湿地公园3个、森林公园5个。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47%,绿地率达33.2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0平方米。(国家生态文明指标要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5平方米)

  关键词:大气水文环境整治

  在大气环境治理上,通过推进解决黄标车淘汰、工地扬尘污染等问题。2014年中山市空气质量得到改善,达到优145天,良159天;达标天数比例为84.2%,同比增加12.5个百分点;全年共有6个月列入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前十。

  为整治岐江水,继续开展雨污分流施工。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已基本完工,两年内共建设完成污水主干管网165.4公里、污水支管网485.7公里,支管到户工程12.58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