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混合所有制改革”迅速升温,并成为激活国资国企的趋势之一。在上海,年初已经形成的两大国资流动平台正在逐步启动运作,并将促进多家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但国企大门如何向民资打开,又如何形成健康的混合态势,始终面临争议。与去年提出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的表述更为审慎,提出要“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
事实上,直至今年两会召开,国企与民企方面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共识,还未充分形成。“这可能是最难形成共识的议题。”全国人大代表、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坦陈,尽管都认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大趋势,但一涉及具体问题,国企与民企两方面就很容易各执一词。“最难的是混合比例,无论谁做大股东,对方都有意见。”
据其分析,两种心态在时下的企业界颇为普遍:国企担心一旦不能保证绝对控股,混合过程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民企则认为,如果在混合后的企业担任小股东,话语权可能继续被国企垄断,而国企的一些传统弊端甚至会影响和牺牲民企效率。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以及之后企业的经营活动,究竟应该由国企主导还是民企主导?我们认为,应该由‘市场’主导。”陈戌源说,由市场配置决定企业主导权,是激发混合所有制企业活力的最公允途径。“谁的竞争力更强,就偏向于让谁来做。”
不少国企代表对此表示,国企应以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这一改革。“‘混合’的首要前提是各种所有制的资本或企业需要形成基本的互信。”葛俊杰代表说。
就控股权问题,陈戌源等代表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中,国企不分行业领域过度强调绝对控股没有必要,但如果不顾市场通行法则,无视相对控股的基本规则,通过行政权力强行干预来实现“以小控多”,也有可能破坏市场秩序,最终导致混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