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透明度哪家强:北大清华人大未进前10

来源:新京报
2015-03-12 06:58:24

  焦点1

  过半高校未按时答复申请公开

  依申请公开方面,项目组发现,截至2014年底,115所高校中,已有87所高校开通了依申请公开渠道,但经向83所高校提出公开申请验证发现,首先,部分高等学校的申请渠道还不够畅通,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学校提供的在线申请渠道无法使用。

  其次,依申请公开的答复率低、时效性差,其中过半数高校未在规定期限内做出答复,符合时效要求回复的仅40个。

  最后,答复形式也不规范。在收到的41所高等学校的答复中,有7所高等学校是通过电话回复,1所高等学校是通过EMS回复,33所高等学校通过电子邮件回复。绝大多数高等学校只是给出了信息所在网页链接等的简单说明,只有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复旦大学等极少数学校出具了加盖学校公章的正式回复函。

  焦点2

  3所高校未公布校级领导名单

  根据教育部去年公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高校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因公出国(境)情况,将面向社会公开。

  对此,项目组测评发现,有6成高校公开了全部校级领导社会兼职的情况,但仍有近2成高校没有公开相关情况。

  因公出国(境)方面,只有一半高校公布了校级领导2014年度因公出国(境)情况,有4成高校完全没有公布这方面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尚有3所高校未公布校级领导名单,2成高校未公开全部校级领导简介,4成高校没有全部公开校级领导的分工情况。

  焦点3

  仅两成公开校办企业财务信息

  “高校采购及招标是其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其财务运行的具体环节,一旦监管疏漏,就容易产生暗箱操作,滋生腐败,需加大公开力度。”社科院项目组负责人介绍,为此,项目组考察了仪器设备采购制度规范及采购、图书采购制度规范及采购、药品采购制度规范及采购、重大基建工程招投标制度规范及招投标等的公开情况,结果显示有7成高校公开了一年内的仪器设备采购信息,有8成高校公开了一年内的重大基建工程招投标信息。

  而在校办企业公开方面,项目组通过测评发现,公开一年之内更新后的校办企业资产信息、负债信息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信息的高校,均仅占比约2成。今年初,北大校办企业北大方正集团多名高管应相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一事,也让公众担心高校校办企业的腐败空间。

  此次项目组也考察了各校公开受捐赠财产管理制度规范、接受捐赠财产和使用捐赠财产的情况,显示有6成高校公开了一年内接受捐赠财产的信息,但只有45.22%的高校,公开了一年内所接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信息。(记者许路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