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期盼与高铁时代早日握手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15-03-12 16:20:00

内蒙古:期盼与高铁时代早日握手

高铁对一个地区意味着什么?

  一条高铁,改变的不仅仅是距离,还有地方的经济发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是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全国1.6万公里的高速客运铁路,正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的经济版图。

  京沪高铁开通运营3年多来,让沿线的京、津、冀、鲁、皖、苏、沪7省市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资源配置更为优化、人才流动更为通畅、产业聚集更为合理。全球500强企业已有43家落户昆山;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企业入驻。

  高铁不仅使得沿线地区成为一个经济发展整体,更改变了老百姓在就业、居住、教育、旅游、养老等方面的传统观念,让沿线的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

  可以说,今日之中国,如果哪个地区的高速铁路建设滞后,就将在高铁时代被边缘化。2015年之前,内蒙古还是全国3个不通高铁的省份之一。2015年1月8日,呼铁局开行呼、包、集管内动车组后,高铁时代正日渐走进内蒙古。

   内蒙古为什么要加快发展快速客运铁路?

  内蒙古地域广袤,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蒙西地区京包兰、京通、滨洲、包神等既有铁路干线的沿线城市。而且我区相邻城市间距离多在200公里左右,区内主要城市与北京等沿海城市距离在1000公里左右,出区及城际间客流增长潜力较大,但目前区内干线铁路在承担繁忙货运的条件下,无力大量开行客车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要。同时区内部分边远旗县没有铁路通达,更限制了边远地区群众与发达地区的往来。

  “十一五”以来,自治区相继建成了集宁至张家口、包头至西安、集宁至包头第二双线等一大批铁路项目,完成了滨州复线、通辽至霍林河复线、大包铁路电气化改造等扩能改造工程,初步形成了以京包线、临策线、集通线、京通线、滨洲线、东乌线等为主要横线,以集二线、包兰线、包西线、嘉策线、通霍线等为主要纵线的铁路网络主骨架。截至2014年底,全区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虽然内蒙古的铁路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多年来,内蒙古把铁路建设的重点放在货运通道上,为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保障煤炭等大宗物资的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内蒙古铁路运营里程虽然位居全国第一,但存在着铁路运力不足、路网不完善、客运铁路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

  以下一组时速与里程的数据,全面反映了内蒙古客运铁路运行现状——

  内蒙古目前仅有集包线呼和至包头段可以开行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呼和至集宁南段可以开行时速160公里动车组,张集线客车运行时速160公里,包西铁路客车时速140公里,其余线路客车运行时速均在120公里及以下,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差距较大;

  除天津和石家庄外,呼和浩特市是距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尽管其至北京铁路距离460多公里,但开行最快的T316次列车运行时间也需6个小时,其它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则长达10小时左右;

  呼和浩特到呼伦贝尔和乌海分别需要37小时和9小时,阿拉善盟驻地巴彦浩特尚不通铁路;

  通辽、赤峰两市是蒙东地区重要城市,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至北京铁路距离分别为817公里和440公里,但客运时间长达13小时和9小时

  客运铁路建设,尤其是快速客运铁路建设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我区要建设五大基地。而服务与输出,离不开通道的建设。高速铁路可以大大缩短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间、城乡间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同时高速铁路不仅是高新技术的集成,而且产业链很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速铁路为旅游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于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产生重要作用。特别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铁对于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更加重大,影响更加深远。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