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无密码公共WiFi会偷钱

来源:合肥晚报
2015-03-17 00:00:00

   蹭下免费WiFi

   6万存款变成500

  或许有人觉得危言耸听,可是生活中因为连接公共WiFi被骗的案例却屡屡上演。

  江苏扬州市民小周的银行卡没有用过,但他卡上的钱却不翼而飞。不到两天时间,总共发生69笔交易,账户上的6万多元仅剩500元。警方介绍,小周的银行卡以及保障网银安全的U盾、密码等都没有丢失过。经调查发现,钱款丢失与他曾在公共场所接入不安全的WiFi有关。

  湖北李女士只因逛商场时连接了一个免费WiFi充话费,结果取钱时却发现卡内1万多元现金不翼而飞。事后李女士表示,自己的银行密码从未向他人透露过,在存款消失后也未收到余额变动提醒。银行及办案机关最终调查认为,李女士很可能在连接免费WiFi时支付密码被黑客盗用,短信提醒也被屏蔽。

  赵姓先生出差到南京,由于酷爱玩游戏,他到宾馆安顿好后便搜索无线网,准备联网玩游戏。赵先生发现了一个不需要WiFi密码的热点便立即连接使用。玩游戏直至凌晨一点多,才上床休息。而早上醒来后,赵先生发现自己价值几千元的游戏装备无故消失了。

  ■相关链接

  蹭网族六招守护

  移动上网安全

  公共WiFi防不胜防,蹭网族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上网安全呢?360手机安全专家总结了以下安全建议以确保使用者移动上网安全。

  1.关掉共享,不要自动连接WiFi网络。在不需要上网时,及时关闭手机WiFi信号,避免手机自动连接WiFi引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拒绝来源不明的WiFi。公共场合使用WiFi热点时,一定要与现场的工作人员确认,在确定是官方提供的WiFi信号后再使用。

  3.尽量不使用陌生WiFi网购。在公共WiFi下最好不要登录涉及支付、财产相关账号密码。

  4.最好用手机客户端进行购物、支付等操作。手机网购、银行客户端采用多重先进加密手段,相比登录网页操作的安全性更高。

  5.警惕同一地区有多个相同或相似名字的WiFi。出现这一情况,很有可能有黑客搭建钓鱼WiFi,以官方WiFi名称命名,诱骗用户点击最终截获手机中密码等高敏感信息,因此要格外留意。

  6.个人社交账号密码以及网银密码等信息要定期更改。防止因其他网站信息泄露而造成支付账户的资金损失。同时,各网站账号密码应该尽量差异化,账号密码尽量复杂化,内容最好涵盖“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符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