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2015年03月20日 01:12:04来源:江西日报
本报宜春讯(记者邹海斌)宜春市袁州区一些乡镇出现以“合作社”名义,模仿银行业务流程,以高息向公众吸收存款的现象,并在短时期内迅速蔓延到9个乡镇。3月中旬,宜春市、袁州区相关部门采取整治措施,查封或叫停了9家“山寨银行”。
据宜春农商银行负责人介绍,宜春天都合作社等机构从内外部装修、招牌标志到人员着装、业务流程等,都刻意模仿银行,尤其与农商银行(原“农村信用社”)极其相似、难辨真假;不少农民认为该合作社就是原信用社,加上其存款利息远高于国有银行,还有礼品相送,因而吸引了不少农民前去存款。这些合作社被相关部门称为“山寨银行”。
袁州区工商部门表示,宜春市万民合作社(设在彬江)、宜春天都合作社(设在天台)、宜春市祥民合作社(设在南庙)等几家合作社虽然在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但在实际经营中与核审的经营项目不符。例如,“宜春市万民合作社”营业执照核审的经营范围为:水稻、蔬菜、水果种植及销售;水产养殖及销售;农业技术咨询服务。
经工商部门初步核查,这些合作社未严格按照工商执照核审范围经营,却假借合作社名义,面向社会吸收公众存款,涉嫌超范围经营。近日,工商部门依照相关法规,对宜春市万民合作社等几家合作社予以查封,扣留了电脑中的信息资料,冻结了财务账目。针对部分乡镇出现的“山寨银行”,袁州警方正在进行全面调查,核对已封存的合作社账目,对涉及的存款农户人数和资金规模进行调查,视情况进行处理。
袁州区政府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袁州区彬江、天台、西村、飞剑潭、寨下等9个乡镇的类似合作社均未在金融部门登记批准,虽以社员证及股金证作为客户的存款证明,但并不对客户解释其机构性质与金融机构的差异,甚至告知客户存入的股金与在银行存款无差别,属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非法行为。据宜春市银监局相关人员介绍,这种以合作社名义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现象在上高、高安等县市也陆续出现,经市政府金融办牵头,相关部门先后对各县市的类似机构进行了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