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耐心还需制度保障

作者:杜 博 来源:浙江日报
2015-03-20 03:31:49

  新华网 >>正文

  2015年03月20日 03:31:49来源:浙江日报

  保障护士的“耐心”,让患者“放心”,重建医患彼此之间的“信心”,都需要顶层设计“用心”

  护士耐心还需制度保障

  杜 博

  日前,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杜绝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两部委专门部署解决护士“没耐心”这一细节问题,一方面凸显出护士“没耐心”问题的普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矫正这一现象对缓解医患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与患者接触最频繁的群体,护士的作用不可小觑,一些细节往往影响患者对整体医疗服务的体验和评价,而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问题也容易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实际上,无论保障护士的“耐心”,还是让患者“放心”,乃至重建医患彼此之间的“信心”,都需要顶层制度设计的“用心”。

  1978年,卫生部就规定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与护士的配备比例不得低于1∶0.4;2008年,《护士条例》重申这一标准;但这一“床护比”恐怕仍难落实。另外,2012年,我国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为1.85人,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千人口2名护士的标准。护士数量相对短缺,平均到每位患者身上的医护力量不足,护士也在匆忙之中失去耐心,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在此背景下,反观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更说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重要性。试想,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医护力量分配合理,护士的服务质量也会相应提升。

  患者与护士都不是强势群体,遇在一起却演变出诸多矛盾和不理解,值得反思。应赋予双方“铠甲”,让护士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不再囿于环境限制而影响职业道德;让病人有畅通的投诉机制,一个“点赞”或“差评”就能直接得到反馈。控制好制度条件的“自变量”,在双方都享受应有待遇的语境下单独重谈护士职业素养的“因变量”才有意义。

  ■我来打酱油

  @江苏日月江南:护理质量提升,在要求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同时,患者也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点理解与信任。此外,也应该适当增加临床护士数量,缓解劳动强度,强化培训,为提高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夜间列车:部委发文规范护士行为,是“小题大做”?非也。这说明医患矛盾引起了高层的重视,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关键在于部委文件能否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正形成刚性约束。如果还是停留在纸面上,难免出现“高射炮打蚊子”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