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威博览会带来的期待

作者:李倩 来源:浙江日报
2015-03-20 03:31:45

  新华网 >>正文

  2015年03月20日 03:31:45来源:浙江日报

  李倩

  正值国内各大商学院招生季。如果你有心去听几场宣讲会,必定会发现总有小米、联想、讯飞等来自互联网企业的领袖讲述成功故事,向台下来自各地的企业家抛出各色新鲜的科技词汇。

  但台下听众间流动的气息是焦虑的。坐在他们中间,你可以听到类似这样的对话:“转型苦,想坚持但资金压力太大,怕撑不住。”

  一场面向企业家的EMBA招生会,就仿佛看到当下经济的缩影:一面是互联网相关大企业,在全球市场参与角逐,一面是中小企业艰难地尝试升级换代,以适应全球市场和国内环境的变化。

  正是因为这样的焦虑,人们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彼岸的制造强国德国。

  全球最知名的IT和通信产业盛会CeBIT(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正在德国举行。本届CeBIT展会的主题是:“数字经济”。这一主题与德国提出的雄壮词汇“工业4.0”气质暗合。

  “工业4.0”是这样的——2011年由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博世等学术界和产业界翘楚建议和推动,并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在德国制造业全面自动化、数据化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与物理融合系统(cps)核心技术,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

  简单来说,未来的制造系统,就是机器和机器的通讯、机器和人的通讯,机器、人、数据三方互相融合,如果机器坏了或者哪里出了问题,这个系统可以自我调整、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还可以自己生产产品。

  但事实上,工业4.0同样也是全球竞争中焦虑的产物。在美国,硅谷的大科技公司已经拥有全球市场的庞大数据,包括中国和德国企业的数据。GE、思科、IBM、AT&T英特尔等80多家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准备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并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前瞻性布局。以大工业为主导的制造业领袖德国,是落后于新一轮互联网和未来领域创新浪潮的。

  2013年,我在上海见到了“工业4.0”战略的推动者之一、西门子中国副总裁Wucherer博士。他说“工业4.0”是一个愿景,尚需10年到15年的开发时间,而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西门子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来收购一些软件公司,帮助自己补足此前并不擅长的信息化劣势。此后,西门子又在慕尼黑成立数字化革命研究联盟,以求建立自己在数字化领域的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慕尼黑被欧盟称为欧洲主要的“IT灯塔(IT Lighthouse)”。

  本年度汉诺威电子工业展CeBIT,已经在全球信息科技竞争中崭露头角的中国,以合作国身份带着600多家国内创新企业技术隆重登场。汉诺威展会方面甚至表示,中国为德国带来了CeBIT历史上最大最强的展示团队。开幕式主讲嘉宾也由曾经登场的大众汽车公司CEO文德恩、空中客车集团CEO恩德斯等人变为来自中国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工业翘楚德国在信息科技层面与中国的合作创新将会走向何处,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