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创新社会治理纪实

来源:人民日报
2015-03-20 11:11:00

东莞创新社会治理纪实

  综合施策:夯实安定有序的“主阵地”

东莞创新社会治理纪实

  村(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轻点鼠标,全市各村组的集体资产管理平台呈现眼前,各种数据一目了然,这是东莞市农资办各负责人的监督权。从今年起,东莞市的119万多农村股东有望通过掌上的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上网查询本村财务状况,享受知情权和监督权。

  在东莞基层,村社集体资产规模庞大。要管理好这些资产,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村民们更加便捷、动态地监管村组集体资产,成为村社协同共治的重要力量,大大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而这,仅仅是东莞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

  在市委副书记姚康看来,如果说东莞在前30年完成了农村的城镇化,那么未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就是“人的城镇化”。为此,东莞统筹城乡,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针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新莞人。早在2008年11月就成立了国内首个为外来人口而设立的专职行政机构——新莞人服务管理局。此后,东莞在镇、村分别成立32个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和626个服务管理站,建立完善了市、镇、村三级管理体制。涉及新莞人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就业保障服务、生活服务、医疗保障服务、公共交通服务、积分制公共服务体系等8个方面33项具体任务,随后也一一落实。如今,在623万东莞医保参保人中,外来务工人员占了80%;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新莞人子女15.5万人,占在校生人数的50%。5年来,更有3万名新莞人通过积分入户获得东莞户籍。

  东莞正在开展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基层民主、基层法治、公共服务、统筹治理六大板块、30项任务综合施策、全面推进……这些可谓是3年前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升级版”。

  在基层党建上,东莞强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核心引领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把党建工作向“两新”组织、基层社区延伸,加快推进“党建带群建”,党群共建一体化,以党建工作创新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在集体经济上,东莞以建立集体资产交易平台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四两拨千斤”的气势,破解了农村集体资产如何规范交易和配置的难题,同时也预防了暗箱操作、腐败等村民反感的行为。目前,全市32个镇街都建立了集体资产交易平台。虎门镇就是一个窗口。

  虎门镇集体资产交易管理中心设在虎门镇富民商务中心21楼。镇财政分局副局长郭建华说,集体资产用公开竞投方式交易,每一次竞投,都有监督员现场监督,所有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竞投人不需要担心暗箱操作。从2012年10月运作至今,成交的年标的金额较原合同的年标的金额,增幅比率为28.96%。

  在民主自治板块,东莞多方创建“微治理”样板小区。在传统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中,多数小区居民不能参与、不愿参与、不会参与。通过“微治理”实践,小区居民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当家做主的权利、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治理创新的好处,思想上实现了从“我该向社区要什么”到“我能为社区做什么”的转变,行动上更加自觉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邻里互助服务和其它社区活动。比如,大朗镇明上居小区举办“南粤幸福活动周暨幸福在社区”活动,6000多居民中有将近5000人到场,另外还吸引了1500名周边居民参加。

  改革“组合拳”去沉疴,兴新政,收效显著,如今,一个个民主和谐的“好村社”不断在莞邑大地涌现出来,为城市发展夯实了安定有序的“主阵地”。

  去年底,基层社会治理“莞版30条”又正式出炉,力推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镇街领导与群众“一对一”联系、网上办事大厅全覆盖、基层摘牌减负、土地“连片改造、连片发展”、“同城同待遇”批次清单等六方面的改革举措,力争到2017年底,实现全市村(居)自治水平显著提升、村(居)经济活力大大增强、基本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社区更加和谐融洽,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基层治理体系保障。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工作任务,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争取广大群众支持、参与和配合。要抓好试点,形成‘莞版特色’,努力为全省、全国基层治理改革作出典型示范。”徐建华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