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楼市“小阳春”第三周成交增长难掩下行压力

作者:梁鸿儒 来源:新华房产
2015-03-24 12:36:39

  新华房产3月24日上海讯(记者 梁鸿儒)春节过后,受供应萎缩影响,上海楼市成交一直低迷不振。而在“三月小阳春”下半程,随着上周末迎来的一波开盘,申城楼市成交终见起色。

  虽然环比交易数据迎来增长,但楼市还没有进入“状态”,成交下行压力依旧明显,刚需楼盘价格甚至回到两年前的水平,整个楼市“乍暖尤寒”。

  刚需价格回到两年前 开发商疑似以价换量

  上周楼市有一定回暖迹象,周成交量也达到2月以来的最高值。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数据显示,上周(3.16-3.22)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17.8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0.1%,但同比仍减少10.1%。

  从成交面积排名前十的项目来看,较前几周以改善型楼盘为主的局面不同,上周申城楼市则以刚需楼盘的成交为主。不过,不少刚需楼盘为了走量,价格出现小幅下行,成交均价也基本回到两年前的水平。

  记者从德佑链家市场研究部了解到,上周成交排名第一的海棠花园,3月以来的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8825元,较2014年月均价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的水平出现下跌,回到了13年5月刚入市的价格水平;此外,成交排名第二的经纬城市绿洲家园3月的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23748元,与2013年年中相当。

  德佑链家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3月的成交主力从改善型购房者为主导逐渐转向以刚需市场为主导,但近几周刚需项目的供应量太低,完全支撑不住市场需求,前期改善型项目的热销并不能拉动整体市场的复苏,市场成交下行压力明显。

  而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卢文曦则表示,房企“躺在政策上”的固有思路并没有改变,然而目前的形势并不是特别明朗,房企除了“降价走量”也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供应量持续走低 未来成交量或难有起色

  一边是楼市成交状况不佳,一边则是供应量的持续走低。记者了解到,3月第三周上海楼市供应并未延续向上攀升的走势,却出现意料之外的跳水行情。

  据德佑链家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上周上海市商品房新增供应量为23.10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30%;其中商品住宅的新增供应面积为10.43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4.75%。

  陆骑麟表示,近四周商品住宅的供应量仅26万方,为历年罕见低点,未来一两周内成交量很难有起色。

  卢文曦也表示,从供应结构来看,上周刚需投放占据主力为67.1%,虽然结构上有恢复正常的苗头,但供应数周短缺对未来成交造成直接影响。

  “一般说供应就是指多少项目领了预售证,但是开盘和供应其实有个时间差。”卢文曦直言开发商是想等利好出台后再入市,所以造成近期供应不畅,甚至是连续几周零开盘的局面。不过,他同时指出房企的这番计划可能会落空。

  卢文曦表示,虽然近日住建部确认进一步降低门槛增加公积金额度,在此基调下,上海也在酝酿加大公积金贷款额度,但这些利好短期内落地的迹象并不明显。他认为3月下旬上海楼市的交易量恐也难以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