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红警”措施削减30%污染物排放

来源:新华网
2015-12-10 00:00:00

  10日12时,北京市正式解除首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在过去的50多个小时中,北京经历的雾霾天气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排污企业停产限产等一系列措施,在各级部门督促下被严格执行,北京市以及周边的天津、河北等地区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在环保部9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程水源等专家表示,根据模拟测算,本轮空气重污染过程若不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PM2.5浓度很可能比现在监测到的浓度高10%。

  多位参与研判的环保专家表示,红色预警措施对遏制北京市空气质量恶化发挥了作用。8日7时红色预警措施正式实施后的10个小时,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平均减少了30%。

  针对本次空气重污染过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等专家表示,连日来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8日机动车排放所占比例,从6日的32%下降到了7%。这说明机动车减排措施,对遏制空气质量恶化,产生了积极效果。

  在这一连串减排数据背后,是北京以及河北、天津等地政府和居民的巨大付出。红色预警启动后,地铁、公交变得更加拥挤。据北京市交通委估计,随着全市500多万辆机动车实施单双号限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人数上升了近200万人。

  在红色预警措施启动30个小时内,北京市停限产企业已经达到2100家,3500多个工地停止了室外施工,市容环卫部门组织了上万人次上街清扫、洒水。截至9日,河北省保定市也已有2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停限产,各地政府和企业也都付出了巨大经济成本。

  据统计,截至10日12时,京津冀联动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9000多人次,对5700多家次的排污单位等进行了检查,发现查处环境污染259起。除了北京及周边地区都在全力以赴“迎战”雾霾,天津共查处问题63起,河北也发现并查处72起。

———— 全文 ————

  相关链接

专家:“红警”措施削减30%污染物排放

三问收取拥堵费能否化作北京“散霾”春风?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新媒体专电 8日,北京启动历史上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雾霾成为北京人心头难言之痛。近日,环保部确认北京的PM2.5首要来源是机动车。“查清北京等9大城市雾霾首要‘元凶’很不容易。”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说,为此,环保部会同中科院、工程院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

专家:“红警”措施削减30%污染物排放

红警!红警!——全景还原北京53小时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新媒体专电 8日7时至10日12时,北京市启动自2013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通过以来,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