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天津水岸银座开盘后曾一度连夺销售冠军的头衔。它的开发商与天津名门广场一样,是在津城“红极一时”、现已身陷囹圄的赵晋——江苏省委原秘书长赵少麟之子。目前,赵少麟被立案侦查并被采取强制措施。而刚刚主体完成封顶的水岸银座3座超高层公寓恐成“全国第一拆”。(12月9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短命建筑被拆的新闻屡有所闻,比如北京凯莱大酒店、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浙大湖滨校区3号楼、广州市陈家祠广场等建筑,尽管耗资不菲,却在“青少年”时期就被拆。
建筑长寿的原因总是相似的,而建筑短命的原因却各不相同,或因规划、或因质量、或因设计……然而,就“天下第一拆”而言,因涉事开发商已身陷囹圄,其所留下的烂摊子自然应该收拾,或拆除、或没收、或拍卖。相关方将拆除作为首选项,给出的拆除理由是:项目存在擅自更改规划、严重的“偷面积”等问题,小区容积率过高、人口密度过大,导致人均私人生活空间过于窄小,附近配套资源难以承载小区多出来的居住人口需要。同时,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电梯、消防通道无法承受如此多住户带来的疏散压力。
上述拆除理由拿容积率、安全隐患说事,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否只有拆除才是最佳选项呢?有没有其他补救措施呢?容积率过高虽然确实影响居住舒适度及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但仍可通过增建社区公园、改变房屋用途、降低未建的临近小区的容积率等,来降低该区域单位面积的人口承载率。至于消防安全,也可通过提高房屋构件的耐火等级、增设消防设施等办法补强消防安全短板。退一步说,即使要拆除,也应召开专家论证会,为安全拆除提供技术论证与智力支持。
比之拆除,更值得追问的是,当初规划35层的楼为何最终疯长到了65层高?按规定,一个项目从可行性论证到立项审批,从测量设计到质量监管等环节,应该环环相扣,很难找到制度设计上的漏洞。然而,这一违规建筑却为何能轻松逾越层层监管防线?正如网友所说,从“最牛开发商”到“全国第一拆”,有太多疑问需要解答,比如赵晋是如何拿到这块黄金地块的?为何胆敢肆意更改规划?
“天下第一拆”可谓是一只五脏俱全的麻雀。深入解剖这只麻雀,能给有关部门工作以反思:那就是必须更好地扎紧制度的笼子。(屈金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