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山万水的爱

作者:魏山 来源:西藏日报 
2015-12-11 15:59:50

  年轮更替,情意更浓。

  20余年来,一批批江苏省援藏干部用真心、以热情在拉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同时,也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援助,使拉萨市诞生了无数个第一:

  西藏第一所希望小学——拉萨南京希望小学;

  西藏第一个自治区级工业园——达孜工业园;

  拉萨市第一条双向四车道快速通道——江苏路;

  拉萨市首家预防接种规范门诊——扎细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西藏第一个重点污染远程自动监控系统、西藏第一个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

  ……

  而这些,仅仅是江苏省对口援助拉萨市的一个缩影。20余年来,根据中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由省直机关对口支援拉萨市直机关部门,南京市、苏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分别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林周县、达孜县、曲水县,形成了全省上下“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对口支援格局。

  真情援藏:谱写友谊新篇章

  援藏如歌。每一批援藏干部都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之歌。

  在雪域高原,提起周广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当地群众眼里,他是亲人、是新时期援藏干部的楷模。

  周广智是江苏省第五、第六批援藏干部,拉萨市原市委常委、曲水县原县委书记,他的先进事迹已被人们广为熟知。

  周广智常说:“把曲水当成自己的家,把曲水干部当成自己的亲人,才能对这里投入真挚的感情,工作才能有所依靠、有所作为。”

  周广智的话,道出了每一名援藏干部的心声。“此心安处是吾乡。作为一名援藏干部,最重要的是把心沉下来,把墨竹当作自己的家乡,把这里的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墨竹工卡县第七批援藏干部、县委书记严应骏是这样说的,也是和同事们一起这样做的。

  20余年来,江苏省援藏资金总量的70%以上用于实施民生项目。先后完成了拉萨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拉萨江苏中学改扩建、拉萨市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一大批惠民工程项目建设,并积极投入资金用于农牧民安居工程、村容村貌整治、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设施农业发展以及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援藏:增添发展含金量

  “援藏不是简单的钱和人,要讲究科学。”江苏省始终坚持科学援藏,着力在“输血”变“造血”上下功夫、着力在为当地培养人才上下功夫……

  20余年来,江苏省充分发挥科教大省的优势,积极搭建智力援助平台,通过人才培养,将江苏先进的发展理念融入拉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先后组织1000多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到江苏考察培训学习。

  郝静是一名在达孜县工作了30多年的老干部。说起援藏对当地人才的培养很是感慨:“我参加过,也带队参加过江苏省组织的人才培训。这对于本地干部群众转变观念、促进发展太重要、太有必要了。”

  2010年,郝静带领达孜县20名村党支部书记参观了江苏省特色农业。“参观后,村党支部书记们都被内地的特色农业发展惊呆了——‘农业也能这样搞?’回来后,很多村党支部书记就实践开来。”

  产业引进促合作,当好提升拉萨“造血”功能的引路人。江苏省坚持政府引导,推动企业合作,鼓励社会参与,把两地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援助合力,谋求共赢发展。并积极搭建产业合作平台,逐渐形成“苏拉”企业间“请进来、走出去”的良性合作格局。

  持续援藏:推动发展创辉煌

  从濒临倒闭的小诊所到三级乙等医院的距离是多远?答案是20年。

  在拉萨市人民医院,54岁的玉珍老人乐开了花。就在几天前,她儿媳妇索朗拉姆刚生下一个胖小子。拉着医生的手,老人不停地说着:“土吉切(藏语意为‘谢谢’)!”

  “以前医院就那么大一点,我们有病都不敢过来医。”玉珍老人用手比划了一个小圆圈。“我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难产,都被抬到医院门口了,但医院当时说没有专业的医生,不敢接生,只好又抬回家。”医院那几排低矮的小平房,摇摇欲坠的样子,深深地印在了玉珍老人的脑海里。

  而就是这个曾被认为“快倒闭”的医院到如今的三级乙等医院,这其中经历了多少艰辛?恐怕没人能说清楚。妇产科主任格央刚到医院时,恰逢江苏援藏给医院派了第一任院长温端改。在格央的记忆中,温院长总是慈祥而忙碌。“院长刚来时,大家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他能把医院救活。”

  跑项目、筹资金、加强硬件设施、引人才、重管理……这个“快破产”的医院渐渐走上正轨。

  援藏20年,前后7任院长、无数名骨干医护人员,他们都为医院做了什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想要找到能证明他们事迹的证据很难,只知道,门诊部建起来了,医技楼也开始投入使用了,每天接诊的病人越来越多。

  “雁过留声”,在每个人都抱着“来了都得留下点什么”的想法下,一路坎坷,终于有了今天的拉萨市人民医院。

  “我们只是传承者,将援藏的接力棒一个一个传递下去。”在医院办公室,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江苏省第七任援藏干部陈卫昌如是说。

  是的,援藏虽然有批次,但援藏干部始终有机统一。也正是有了一批又一批的接力奋斗,才有了今天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