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 更好发挥援疆干部作用

作者:奉希文 来源:兵团日报 
2015-12-11 15:59:51

  “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对于肩负多重使命、来到全新环境、从事全新工作的援疆干部来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很有必要。因为只有坚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援疆干部才能立足新的岗位;只有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在新岗位取得成绩。援疆干部要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在履行兵团维稳戍边职责、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方面不辱使命,有所作为。我认为,援疆干部至少要做“六种人”,即大局上的明白人,情感上的兵团人,工作上的内行人,协调上的联络人,名利上的局外人,自律上的圈里人。

   一、始终聚集总目标,做大局上的明白人

  作为援疆干部,对党绝对忠诚,首先体现在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疆、关于兵团工作的部署要求。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这是党中央根据新疆形势和全国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统领新疆各项工作的总纲。对兵团,习近平总书记说:“兵团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维稳戍边的作用。”这就为援疆工作指明了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我们要时刻聚焦兵团职责使命和新疆工作总目标,不能偏离主航道。不但要认真完成承担的业务工作,同时还要积极深入基层,广泛接触基层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五个认同”,打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心中要一直有根弦,就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兵团维稳戍边能力、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兵地融合发展等,把这些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和底线,不能一叶障目,更不能舍本求末。

   二、用心感悟新疆和兵团,做情感上的兵团人

  要全身心投入援疆工作,一个重要前提是了解新疆、了解兵团,从情感上认同新疆和兵团。新疆是祖国的西北战略要地、资源宝地、旅游胜地、文化高地和丝路腹地。但新疆离内地远、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社会事业发展整体较差。对此,我们要全面正确看待新疆。对于援疆干部来说,要真情实意援疆、心甘情愿援疆、帮忙不添乱。同时还要坚信,只要党中央有关新疆、兵团的政策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坚持久久为功,新疆的局势就会向好。我们要充满信心地援疆、意志坚定地援疆。

  就兵团来说,之所以在新疆组建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之所以兵团被撤销后还能得到恢复并不断发展壮大,一方面是新疆复杂的现实问题倒逼所致,另一方面是兵团确实有许多优势:一是“兵”的属性。有战斗的能力,兵团的存在就是对暴恐分子的威慑、对边境的管控,是天生的稳定器;二是“民”的属性。兵团不存在转业的问题,长期驻留新疆,在地方镶嵌式分布,深度融合,可以长远发力,慢慢融合,可谓润物细无声;三是“和”的属性。兵团人来自五湖四海,各民族和睦相处,在新疆起着调节社会结构、人口结构的作用;四是“先”的属性。兵团人是新疆现代工业的奠基者,更是现代农业科技的掌握者,同时兵团人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多元的文化特质,相对较高的综合素质,是掌握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群体,对地方有着引领、示范作用;五是“央”的属性。兵团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近年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直接管理兵团的力度在逐渐加大。兵团也一直强调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兵团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行动迅速,作风硬朗,等等。这些都是兵团的优势,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优势。兵团关键是要立足根本职责,扬长避短,打好组合拳,尽可能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以上谈到对新疆、兵团的理解,其实想说的是援疆干部已经从内心把自己当作新疆人,当作兵团人了。比如我带队去内地招商引资、向国家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帮助等,都要深情地介绍新疆、介绍兵团,他们都把我当作百分之百的新疆人、兵团人。

   三、虚心请教当地群众,做工作上的内行人

  援疆干部要做好工作,首先要虚心当好学生,了解掌握新单位的人和事。去年我一到兵团,就主动到所联系的经协办(援疆办)、外事局(侨办、旅游局、侨联)等部门走访,逐一找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谈心谈话,了解人员、工作等情况。工作一段时间后,为切实发挥兵团副秘书长的作用,我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部门的工作。另外,我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深入基层单位调研,广泛接触各方面的群众,尽可能多地了解新疆和兵团的情况。这样,我掌握的情况越来越多,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也越来越熟悉,开始能够为领导分忧,担负起应尽的职责。现在,所有我牵头负责的事项,都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力争没有后遗症;所有经我把关的文件,都要做到程序正确、内容准确、没有硬伤;所有我负责经办的工作,都要务求实效、不走过场。

   四、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做协调上的联络人

  援疆干部的优势之一是沟通协调、牵线搭桥。工作中,涉及对上对外协调的事项,我都会积极帮助相关部门,尽自己所能为兵团服务。比如,我带队或陪同兵团领导去国家发改委、中央新疆办、外交部、商务部以及中办有关局汇报、协调工作,带队或陪同兵团领导去湖南、山西、天津、山东等省市对接对口援疆工作,能积极协调相关方面,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比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发挥牵线搭桥作用,主动邀请中国建材联合会、国建投资公司等到兵团考察投资,促成了建工师北新建材公司入选中国建材新兴产业优秀项目库,促成了国建投资公司所属的国建保德盈基金管理公司与五师有关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等。

   五、甘于幕后奉献,做名利上的局外人

  我们在援疆工作期间也难免会面对名利的诱惑,对此,回顾一下新疆精神、兵团精神、老兵精神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张仲瀚将军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主动请缨进疆并扎根新疆大地,克服重重困难,在茫茫戈壁滩上垦荒建城,成为兵团事业的伟大开创者。他一生清贫,在兵团担任副政委,孤身一人,办公室就是他的家,办公室里间一张床、两个沙发,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惟一的私人空间。现在兵团机关大楼挂着他的《感怀》诗“十万大军出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塞上风光无限好,何须争入玉门关”。每次经过,我都要驻足想象他在兵团的奋斗与潇洒,追忆后来他所经历的种种磨难,想象他的《老兵歌》多么豪迈,想到他临死还在写《忆新疆》等。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为兵团而自豪,为自己的奉献而幸福,为自己的选择至死不渝。老一辈兵团人这种藐视困难、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和勇往直前、气壮山河的乐观主义,总是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我们要有一颗为了理想和信仰,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否则,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境界,即便表面上做到了,心中也可能是不舒畅的,总觉得吃了亏、不划算。我觉得,老一辈兵团人和现在的许多兵团人,都有这种大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我时时告诉自己,一定要学习新疆精神、兵团精神、老兵精神,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干事,老老实实做人,默默无闻生活,不张扬、不宣传,不显山、不露水,利用这宝贵的几年时间,多为兵团做点实事,少给受援单位增添麻烦。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不要表面风光,而要内藏锦绣”。

   六、坚持慎独慎初慎微,做自律上的圈里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时曾经说:“就像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一个圈,把唐僧放在那里,妖魔鬼怪就进不来了。”党员领导干部要“自己给自己画一个圈”,把自己圈在里面,在廉洁自律方面保护好自己。

  为此,我也给自己划了几个圈。工作上,一律按规矩办、按程序办,不越雷池一步;生活上,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兵团党委26条规定,给自己划一条红线,什么饭能吃、什么酒能喝,先看是否越过了红线,否则坚决推掉;交往上,始终坚持择善而交、谨慎交友,交往有度、交友有数,坚持原则、坚守底线。比如,我现在工作日大多吃住在兵团机关,晚上读书学习,早晨围着大楼跑步锻炼,周末有时间再回卡子湾的宿舍给花浇浇水。这样,自觉净化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坚持慎独、慎初、慎微,做一个安全的圈里人。(作者为援疆干部,兵团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