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全景俯视。
新华网天津12月11日电 这里是迄今为止国内罕见的复杂地质、超大体量、四周高楼林立的地铁换乘车站,这里是未来合肥地铁交通网的“指挥中心”与“换乘中心”,这里聚集着国内地铁建设的最专业设备和最具优势的人才、技术及管理力量,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的第一锤也在这里落下,这里就是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二公司合肥地铁一号线3标大东门站项目。
2012年6月,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二公司中标合肥地铁一号线土建3标工程,标志着集团公司作为首批参建单位进入合肥地铁市场,同时也代表着集团公司成功叩开第20座地铁城市的大门。
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是合肥市城市构建“一核一圈五轴”和“141”的多中心城市空间体系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连接了主城核心区和滨湖新区,符合“一核一圈五轴”和“141”的空间结构布局,对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城市格局非常重要。
依照合肥市总体规划,2016年之前合肥地铁将建成由1号线和2号线组成十字线路骨架,大东门站作为交汇点和换乘中心,对推进和实现合肥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的一体化,推动现代化大湖名城建设具有绝对重要意义。
二公司承建的合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土建3标段包括轨道交通大东门站土建工程、长江路桥拆除及复建工程及标段内胜利路畅通工程道排、绿化等附属工程。车站总建筑面积为34837平方米,车站主体建筑面积28274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6563平方米,工程总造价52667.82万元。
大东门站是合肥地铁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两站斜交呈“T”型换乘,车站基坑为异形坑。1号线车站为地下四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为全线地下最深的站点,2号线车站为地下三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1号线车站在下,2号线车站在上,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大东门站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大并极为繁杂,32米深的超深基坑在合肥前所未有。车站紧邻景观河---南淝河,距离主河道只有4米左右,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厚层粉细砂层复杂,用普通的基坑施工很难保证安全性,且车站邻近古井酒店和盛大国际等高层建筑。另外大东门站设计采取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以及超深、异形、宽大基坑施工工艺,专家表示,“该项工程的建设将填补合肥工程界土建施工的空白”。
攻克“地质差、基坑深”难题
大东门站施工地段属于南淝河河床与河漫滩地层即工程地质Ⅱ单元,1号线和2线地下二、三层均存在10m左右的粉土层、粉细砂层且下覆岩层,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盖挖环境下开挖难度极大。另外1号线车站基坑深31.7m、2号线车站基坑深24.4m,施工安全质量风险极高,围护结构、开挖施工及渣土外运存在极大困难。
为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项目多次组织专项方案评审与讨论,通过总结地连墙成槽施工经验,克服复杂的地质条件,决定采用AM可视旋挖扩底灌注桩施工工艺,由旋挖钻改为冲击钻机成孔、全液压铲斗扩底,配备施工映像管理装置等核心技术就地成桩,具有速度快、质量高、成本低、无噪音、无振动、不出泥浆,原始土外运,环境污染少等优点,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桩基础施工新技术。
同时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筹划,采取加密探孔,适时调整工艺参数,控制开挖坡度等方法,取得了更为详尽的砂层厚度、渗透系数、密实程度、地下水位等地质资料,而后选择合适的配套的地上地下挖土机械,地下挖土机械按确定的开挖顺序、开挖段落、开挖层深进行作业,开挖过程中及时根据土质变化调整开挖参数。
另外,土方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好围护结构施工过程,重点监控地下连续墙接缝处状态,严防小股流砂冲破地下连续墙存在的充填泥土的孔洞,以致发展成急剧涌砂,造成严重灾害性事故。
化解“建筑近、工期紧”风险
车站主体距古孔假日酒店约10.7m,距圣大国际约10m。南淝河从车站西侧和南侧绕过,1号线车站主体基坑围护距河堤约24m,2号线盾构孔段主体结构距河堤仅4.5m,连续墙成槽过程中可能引起建筑物变形、开裂及河堤崩塌等事故。同时存在盖挖逆作法施工工效低,车站两端均为盾构接收端,工期压力大的难题。
为确保周边建筑物及车站主体的安全质量,项目部加密监测次数,严格数据分析,同时采用高压旋喷桩注浆对周围建筑物进行注浆加固。为确保万无一失,项目制定了完善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对地表沉降和建筑物变形进行严密监测,对所有可能受影响的建筑物进行布点监测,坚持每日上报监测信息,时时掌握沉降动态。
通过整体统筹协调,优化施工工序,提前做好基坑开挖的各项准备工作,如临时设施的建设,水电接口接驳,钢筋场地建设、渣土坑的建设,合理布置施工顺序,加强施工队伍管理与沟通,形成无缝对接,确保施工顺畅无阻。
灵活解决渣土外运难题,适应文明施工要求高要求
工程位于合肥市中心,毗邻淮河路步行街,地块繁华,行车、行人多,文明施工程度要求就更高。基于文明施工要求和长期雨季影响,渣土外运一度成为项目施工的头号拦路虎,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内部多次召开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方式最终制定出船运这一完美解决方案。由于本工程靠近南淝河,土方挖运采用船运能有效的解决土方运输问题,船运无污染,可以24小时作业。能够很好的保证工期节点,并极大地节约了成本。
项目一上场便制定了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确定争创省级“安全文明样板工地”的目标,制定奖罚措施,严格内部管控,现场设地下渣坑,防止渣土中泥水乱流,大门口设洗车池,并安排专人管理对出门渣土车进行冲洗。施工围敝周边、施工现场按要求,制作标示牌,做到文明施工。
基于极高的技术难度、复杂的施工工艺和极其重要的“中心”意义,合肥地铁一号线大东门车站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合肥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大东门车站视察指导。2014年6月14日,安徽省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副市长兼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周善武、市建委、市重点局等市直单位负责人莅临项目检查指导,吴书记对工程进度及现场施工给予了充分认可,并指出:“大东门车站是整个轨道1号线的重中之重,技术复杂,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做好,为合肥百姓奉献精品车站。”
为立足并进一步开拓合肥地铁市场,树立集团公司地铁专业品牌和影响力,二公司选派精兵强将组建合肥地铁项目,项目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体参建员工积极迎接挑战,展现大桥局风采。
项目坚持发挥团队力量,一切工作高标准的理念,坚定1加1大于2的观念,发挥个体优势,强化集体气势,精诚团结,履约践诺,争当合肥地铁建设排头兵和领跑者。
结合当地要求和自身管理经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着重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在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从项目领导到主管工程师,以身作则,各负其责。在施工中,实行夜间值班制度,加强夜间施工中的协调和现场监控,严格控制各道施工工序的质量,每个作业面配备2-3名工程师进行施工工序技术指导及监督。
项目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切工作严格程序,科学施工、规范施工、文明施工。在辖区内做到无隐蔽工程,成为业主的放心工程、免检项目,视此为一种品质,一种信用一一贯之,并将这种理念灌输成为广大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做行业的表率,使之形成一种项目文化,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2000年前,南淝河选择了环抱大东门;如今,合肥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依然将在这里交汇。因为地铁,这里无论白天或夜晚,都将永远喧闹繁华;因为换乘交汇,这里无论春夏秋冬,都将是人流涌动。不远的未来,大东门地铁换乘中心将改变城市面貌,改变生活方式。在合肥市的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铁建大桥局人用智慧、汗水和责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完)(王东洋、陈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