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传媒转型的路径思考

来源:中国网信网
2015-12-11 20:26:48

电商:传媒转型的路径思考

2015年6月4日,上海,SMG阿里巴巴携手布局DT传播时代,在上海电视台,举行阿里巴巴、第一财经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供图/CFP

  近些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移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占,其广告收入下滑,目前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于是,互联网时代,媒体转型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

  媒体转型,去向何方?越来越多的媒体努力寻找多元拓展渠道,其中就包括电商方向的“媒体电商”创新模式。媒体做电商,应该说这是当前一个较为靠谱的转型选择。原因是,互联网时代具备可行性的主流商业模式中,广告、电商、游戏以及增值业务排在前四位,而游戏以及增值业务因行业特殊性、操作复杂性,缺乏互联网技术及系统商业思维的传统媒体无法玩转;广告方面,新媒体已经把广告业务“进行”到极致,传统媒体想要进入,力有不逮。因此,电商就成了一个看似“无奈”的选择。

  传媒电商路

  电商运营是一个全方位的流程管理,包括产品呈现、传播推广、消费体验、下单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传播推广、营销策划是长项。我们可以认为,媒体电商本质就是集广告展示、产品体验、企业文化传播、交易落地等一体的广告推广。因此,操作媒体电商,可以简而化之地当成一种广告推广,只是这种推广由线下转移到线上;而且,媒体长期和企业打交道,便利媒体可以直接对接产品,实现产品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在产品品质、价格等方面有充分保障。所以,即使是无奈选择,媒体做电商仍有其天然优势。

  越来越多的媒体意识到这种优势,争先恐后进入电商领域,其中动静最大的莫过于本来生活网,其核心团队来自国内外大型网络企业、国际零售连锁机构、报业集团等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面对现实、追逐理想,褚橙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媒体电商的全方位、无死角策划实力。此外,浙报传媒、北青传媒、新华传媒、南方报业等,这些中国传统媒体的“巨鳄”,无一例外纷纷奔赴电商前线。时尚杂志已经尝试全面嫁接电子商务,或自建或联手第三方搭建平台,实现“看到即买到”的读者体验,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华东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电商平台淘宝网所在地,江浙媒体早就对接淘宝开展了“亲密合作”,例如《淘宝天下》就是浙报和阿里合办的网络时尚生活周刊。《现代快报》作为一家江苏媒体,直接成立电子商务公司打造“快报易购”团购电商平台。

  华北地区,《京华时报》作为京城媒体,2007年就开始试水本土化电商并打造了“京华亿家网”。

  西南地区,《华西都市报》则把视角对准农产品、时令果蔬,打造了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便农、助农、惠农”电商平台“八小时购物网”,同时,《华西都市报》开启了和阿里巴巴的合作,“码上淘”和“淘宝大学华西学院”玩得不亦乐乎。

  华南地区,南方报业在媒体电商方面可谓走在前列,直接把目光瞄准移动电商开启“南方乐购”——南方报系“电商项目”的专属品牌,从而帮助客户做到宣传、营销一步到位。

  中原区域的《郑州晚报》打造中原地区首家直面“白领潮人”的“地铁购”,通过“三维立体式”电商平台主打时尚潮品。

  更有影响力的中央电视台,也踏上了媒体电商之路,其旗下电商网站“央视网商城”于2012年10月上线……于是,神州大地,东南西北中,媒体电商,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致命短板

  人们说,电商天然就是媒体,优秀电商一定具备先天的媒体属性。一个电商产品,用商品页面的几张图片和百字描述,就可以让受众心甘情愿掏腰包,可以想见其中的宣传推广力;可是,当前的媒体电商发展情况,让我们没办法认为,优秀媒体一定能做好电商,也就是说,当媒体走上电商之路时,媒体优势能不能够顺利转化为电商优势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to be or not to be”的命题。正如前面提及的,媒体做电商拥有天然优势;同样,媒体做电商也有致命短板。

  首先表现为用户体验。电商经济是体验经济,其中产品从页面呈现到消费者评价、回头客管理等等,通过大数据回馈不断更新,而媒体对此有限的理解往往停留于用户喜欢、网站提供内容更新即可,因此在具体执行层面与电商需求存在差距。

  其次,会员体系运营。电商想要留客,往往会推出完善的会员制度,把会员分成不同类型开展泾渭分明的售后服务,由此不断提升用户忠诚度、增加用户黏性。可是,媒体在以往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成体系的用户管理。

  第三,对“物流”认识的不足。媒体传统拥有的物流仅仅是初级发行渠道,而这对于电商来说仅是“干线物流”的一小部分,电商的物流同时包括“仓管”“品控”“包装”“配送”等等一系列过程,其中涉及到资金成本以及管理成本,想要精通电商物流,进入门槛很高。

  第四,与用户互动不足,在电商前期的销售推广以及后续售后管理中,因为直接关联到用户体验,所以与用户之间需要开展社区交往式的充分互动,了解用户需求和建议,并根据用户需求及时修正自己存在的问题,由此,开展和用户之间热烈的交流沟通就很必要,而媒体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太多经验。

  量力而“商”

  从当前媒体电商的发展情况来看,整体仍旧处于试水以及探路阶段,媒体做内容、做流量(营销推广)、做策划以及对接企业是有优势的,这些方面毋庸置疑。可是,媒体对接电商的其他几个环节,例如影响产品价格的供应链管理、影响产品品质的物流管理、影响用户口碑和回头客的售后服务、用户互动等等,这些都需要媒体持续摸索,并通过转变运作理念,从而跟上电商发展节奏,成功搭上电商快车。

  此外,电商烧钱是人人皆知的一件事,而媒体习惯做的是基于“创意思维”基础上的“无本钱买卖”。因此,媒体电商也需要契合自己的实际,把成本和盈利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综合考虑。媒体电商,最终所要达成的效果是利润最大化,落地的盈利是考验媒体电商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许多媒体做电商是自己搭平台唱“大戏”,可是在现实当中,对比那些专业电商平台,因为媒体缺乏系统电商理念和烧钱“实力”,因此屡有败北的案例。所以,媒体电商有一个发展前提,那就是量力而“商”。

  “借鸡下蛋”、用别人的平台做自己擅长的“事”——宣传推广策划,笔者认为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例如:借淘宝、京东等著名电商平台“搭台”,媒体做自己擅长的事“唱戏”,对接企业整合产品、集聚品牌,组织创意营销,开展宣传推广,由此达成电商盈利目的。

  当然,媒体电商还有很多发展模式,对于媒体而言,在拓展电商渠道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自己擅长的事,而不是套用成功电商模式走别人的路,这样反而可能越走越远迷失方向。整体说来,媒体的电商之路,仍旧栉风沐雨;媒体电商,正是方兴未艾;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媒体人仍需上下而求索之。

  (姜辉先 魏子杰: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