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和泪水——朋友圈日记碎碎念

来源:中国网信网
2015-12-11 20:26:47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新媒体内容建设须注重细节,捕捉情节,有露水和泪水,善于讲述能够抵达心灵的故事。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微信朋友圈日记帖,是社交媒体时代全民写作的成果,是网民自我引导、自我完善的需要,是个体发轫、个性张扬的体现。新媒体团队可以从浩瀚的UGC(用户原创内容)海洋中,发现亮点、痛点和增长点,将其有效转化为内容生产资料和专业资源。下面内容辑自8至9月我的部分日记帖,除了主帖,另附几条朋友的跟帖,不互动,无传播,无分享,不社交。算是现身说法,抛砖引玉。

  细微之处见精神

  8月27日:午间在延安枣园镇溜达,看到山包下的窑洞,晾晒的花被子和日子,圪崂里追逐玩耍的孩子。偶遇保洁员霍师傅,我说您干活好认真啊!他对答如流:“共产党员就怕认真二字,干什么事就得像什么样子。”他63岁,3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每天干这点活,也不累,就当锻炼身体,公家还给开1100元工资。除了吃饭零花,每月剩600元,很满足。在一个叫“心连心”的狗头枣店,我和老板拉扯起来。开始让我捧走一些大枣吃,我说一定得买。明明已经给我降了单价,总价还要少收,这不是陷我于不义吗,坚决不行。5.6斤,20元一斤,给他120元,他坚决不找零,退我20元,推推搡搡,吵吵嚷嚷,像是老熟人。最后我只好把5元零钱给了他,还是占了人家7元便宜!(回到干部学院,参加“共产党员”新媒体研讨班讨论,就拿上面的偶遇做例子,何其鲜活生动。和同仁们交流自然有激情有效果。)

  梁辰:这题材展开写又是一篇好稿。(注:相关帖文经进一步整理充实后,以《认真二字》为题在《延安日报》发表散文一篇。)

  渔樵:老区人民厚道。

  9月14日:首都胡同多灰色,可是这家就不,刷个粉粉嫩嫩的色。估计家里有萝莉美眉俏佳人,个性鲜明,萌呆无敌,竟然改变屋宇色调。如果街坊四邻纷纷改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市井闾里五彩缤纷,变身童话世界,真是醉了。旁边当街坐个阿姨十字绣福字,说个把月才能绣得,穿针引线只为生活美满。又看到个手书告示说:“同志好!门前的花儿是为六条胡同增加点彩色。请您在观偿(赏)时高抬贵手,别辦(掰)枝、切花儿。谢谢合作!年迈87岁老人谢您了,向您致敬了!我已经在此居住5代人80个年头。”这些花草假山显然是老人和家人所置,美化环境,愉己怡人,可谓功德。这些不期而遇的“彩色”色彩,覆盖了暗暗的灰,还原了布衣黔首的情感诉求。

  鹤顶红:手写告示很暖萌,估计谁也不好意思摘花了。

  素面草:镜头可以放大很多生活中的美,那是爱拍者的第二双眼睛,与心灵相连接。

  克贤:新京味生活。

  碎碎念间,皆是学问

  8月7日:传统门户时代,门户落户哪里,哪里就很牛啊。比如北京,度、浪、狐、易、凤等扎堆,当地称“网都”,碉堡得狠。亏着鹅飞南粤,阿里远吴越,BAT俩在京外,分了半江秋色。五年河东河西,如今又变了,门户颠覆,移动族崛起,微信客户端蜂起,去中心化使豪门瓦解。

  京粤之外所有被“网都”遗忘和睨视的地方,可以翻身解放,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公号和客户端搞得多多哒棒棒哒——游侠满山,英才辈出,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啦。

  海上沽客:此言极是。互联网发展的结果之一是扁平化、去中心化。

  大王叫我来巡山呦:有道理。但远离帝都的地方群雄依然面临着信息资源的劣势。

  9月9日:读《范玮琪事件:服务器改变舆论》帖点评:有新意,也有点危言耸听。服务器+“爆款”,在非理性占上风的环境里可能改变舆论。如果有两成的人有独立思考能力,不盲从,不跟风,机器便无可奈何。这也是“二八定律”。所以说,“服务器改变舆论”是个伪命题,不必杞人忧天。

  大鸭梨:嗯,我觉得还是人在“作怪”。热门话题榜常常是编辑手动推荐的,服务器也好,渠道也好,平台也好,背后都是人的态度。

  9月6日:就《高密灯火——暑期回乡日记帖》自评:朋友圈帖子是公开的日记,散片稍加挑选整理,摞起来就是这个样子。摞三四次了吧,感觉也是一种记录方式。以前是搞一大篇,一般一个主题,整得肉肉的。现在这个快读时代,如果不是那种确能勾魂的主题,搞大了然并卵。碎碎念,碎碎片,流水账,瞥一眼,有意思,接着看,没意思,下回见。

  渔歌互答:记录下的是流水账,浓缩出的是故乡情。喜欢这种文风。

  蓝田日暖:我喜欢碎碎念的东西,就像小时候听过的听不清歌词的歌谣,也像水缸里总也打不散的影子,清晰又朦胧,咫尺又遥远,粗糙而温暖。

  无处不在的悲悯与幸福

  8月5日:窗外又啪啪啪下了一场,帝京的雨就是这么任性,不来不行。我离开村庄后,每天都打电话问爹娘下雨了吗,下得怎样,很热吗,在哪屋睡的。每次都是下一点,最多地皮湿,很热,甚至热得睡不着。我说,把台扇拿出来啊,对着墙吹,折射过去就不伤人了。我娘说,就热那一晚,言外之意不用开电扇了。初中老师把雨情发来,高密降雨量仅为历年同期几分之一。没有雨,庄稼不长,气温不降,污染不散,百姓遭殃。不管你多么牛,得靠天吃饭。没有雨,就有灾,啥也不灵。

  法戏迷情张巍:这么多年,最不易的还是咱的父老乡亲。

  谭孜寒农:老家大旱,心里不安呐。

  9月4日:看西亚难民幼儿遗体冲上岸滩新闻有感:

  没有人性的世界

  就是无岸的海

  就是沉船的江

  人们的归途只有沙滩

  沙滩就是彼岸

  上天把孩子送到岸边

  作一个显然的隐喻

  那个悲伤的沙滩并不遥远

  那艘翻沉的小船

  与你日夜相伴

  蛟龙:可见国家统一与强大是多么重要。

  ZOE:看得泪涌,心痛。愿天堂没有战争,愿孩子不再遭受痛苦。

  9月12日:徜徉草叶之间也能走出四千多步?初秋的夕阳和我一起,围着花草忙,它把它照亮,我为它照相。秋实坠地,有点可惜,叶落归根,果亦如此。花草繁茂,园丁辛劳,他们的生活很艰苦。草地一角搭个简易棚屋,来自四面八方的园丁师傅们于此栖身。铺盖不一,用品各样,挂蚊帐的,不挂的。炊事员姓陈,湖南人,方言浓重。他在淘米,准备晚饭。工友们正在草地上喷药杀虫,水雾过处激起一道道彩虹。

  敬民:感恩园丁,让花灿烂,让草繁茂,让果丰硕。

  紫姿:与花草平身,和草根平视。

  酷娃:心中有美,所见皆美。

  低到尘埃,美到荼蘼

  8月19日:蝶饮清露,翩翩飞舞。靠近靠近,屏住呼吸,切莫惊动,咔嚓咔嚓。最大的收获是艳遇井冈山惊人爱情。它们荡在秋千上,触角相连,手牵着手,互相凝视,身心合一,除此之外不知有世界。

  难得糊涂:梁祝之韵。

  大浪小海:何等幸福,才能不知有世界。

  刘晓清:愿此情此景常在!

  8月2 0日:今天叫醒我的,还是露珠。不是昨天井冈山的露珠,是一千七百公里外我家门前草地的。只有最小最细的草叶上挂着露珠,大都在叶子的尖上。圆圆满满的一滴水,总是有分量的,怎么就稳稳缀在最抒情最销魂的位置,这平衡是怎么做到的?草叶和露珠要修炼几万年,才能候住这样的默契?亲,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你一定知道。(注:七夕节)

  肖琦:好温馨,好浪漫!

  独一无二的阿宝妈妈:心情好每天都是节。

  吾非圣贤:“世间万绿乘机捧,聚成晶莹剔透滴”,这是牛郎织女喜极而泣的泪吗?

  8月20日:湖州一位兄弟说,他和我的手机都是华为,怎拍不出那样的效果。我说,拍花草,要把它当宝,发现它美、较美、最美的样子。俯拍是最常见的,居高临下,自上而下,太一般。我常平视,甚至仰视,才能找到它不寻常的美。花草往往渺小,我得蹲着,手机与地平,手指戳地形成稳定支撑。快门键常被草叶遮挡,看不清目标,光线也乱,难以对焦。想要微距,离得很近,点击目标很多次,才能找到焦点。又不能惊动露珠和小虫,蹑手蹑脚,屏住呼吸。这样折腾,不一会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若仰拍,就得趴着或躺着,自下而上观察几厘米高的花冠或草荫。姿势倒是踏实,步骤还得重复上面。一是尊重花草,二是要有耐心,两点都是爱,爱花草,爱拍花草。

  明见:世间万物皆如此,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

  雨齐:放下身段,低到泥里……花非花,露非露。

  (文 / 策马入林,作者微信号:JFA7933)

  “是我乡”栏目简介:

  一言一事,一餐一茶,一叶一花,有心之人,皆会观察,皆有思考,记录下这些生活细微与情怀坚守,不弃朴素而求真诚,不嫌琐碎惟愿真实。只愿铅华洗尽呈现一份最真挚的悸动,寄寄流年寻到一处可停靠的港湾。青萍之末,草莽之间,此心安处,即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