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出席“怀念杜叶锡恩情系香江65载”活动并致辞

来源:新华港澳
2015-12-13 08:02:23

香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出席“怀念杜叶锡恩情系香江65载”活动并致辞

图为香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致辞。图片来源:新华社

香港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出席“怀念杜叶锡恩情系香江65载”活动并致辞

图为嘉宾集体默哀,追思杜叶锡恩女士。 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香港中联办网站报道,12月12日晚,“怀念杜叶锡恩情系香江65载暨2015全港青少年进步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张晓明应邀主礼,并致辞深情怀念杜叶锡恩女士。张晓明还向杜叶锡恩教育基金监事及筹委会主席黄华康、会长杨政龙和执行会长黄骏颁发委任状。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教育局局长吴克俭等共同主礼。

  张晓明回顾了与杜叶锡恩女士结识和交往的过程,表达了对她的由衷敬意。张晓明例举了杜太许多为港人熟知的感人事迹,称赞她是心有大爱的人、是真正的民主战士、是公义化身。张晓明说,杜叶锡恩是香港人的一分子,是香港的骄傲,其独立之精神、不屈之风骨、杰出之贡献,已经融入香港人的集体记忆,成为香港历史的辉煌部分。

  张晓明还勉励获得“2015全港青少年进步奖”的60位学生,以杜叶锡恩为做人、做事的榜样,健康成长、成材,以告慰老人家在天之灵。

  杜叶锡恩(Elsie Hume Elliot Tu)于1913年6月2日生于英国,1951年起定居香港,1954年与杜学魁先生一起自筹经费创办慕光英文书院,为穷苦学生提供教育机会。她一生为香港基层市民争取权益,无惧对抗港英政府,助人无数,以敢言著称。她在改善基层市民生活,包括教育、房屋、社会福利以及肃贪倡廉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积极呼吁推进民主政制,有香港“民主先驱”之誉。她于1963至1995年期间出任市政局议员,1994年5月被国务院港澳办和新华社香港分社联合聘请为“港事顾问”。2015年 12月8日上午,杜叶锡恩因病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附:张晓明在“怀念杜叶锡恩情系香江65载”活动上的致辞

  百年云烟只过眼 不为繁华易素心

  ——在“怀念杜叶锡恩情系香江65载暨全港青少年进步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张晓明

  (2015年12月12日)

  我与在场的许多朋友一样,原本是准备今晚来这里,与杜叶锡恩女士共同庆贺她服务香港65周年的大日子。不意斯人已逝,预期的欢聚变成永远的分别。

  我第一次见到杜叶锡恩女士,是在1994年5月。当时,她被国务院港澳办和新华社香港分社联合聘请为“港事顾问”,并携其丈夫杜学魁先生一起到北京出席聘书颁发仪式。我参与了这场活动的组织接待工作。当天的聘书颁发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一众“港事顾问”中,杜叶锡恩女士外国老太太的形象和满头银发分外引人注目。我们的第二次见面是在前年元宵节,我到杜叶锡恩女士位于九龙慕光英文书院的居所拜年。时隔近20年,她已成为轮椅上的老人,交谈时话语不多,但思维仍然很清晰。所以,当一个月前朋友约我出席今晚的活动时,我满怀期待,觉得该给老人家带点什么礼物,并写下了“仁者寿”的条幅。我觉得,老人家堪称中国古人所说的“仁者”,而且,她“生年过百”,这不仅记载了她生命的世纪跨度,也镌刻着她行善的长度和积德的厚度。我对这位老人家的敬重,不仅仅蕴含了作为晚辈对长者应有的尊敬,更因为她的身世、品德、风骨不同凡响,而增添了“仰之弥高”的感觉。

  杜叶锡恩女士是心有大爱的人。一位英国女教师,为了传教,远涉重洋来到战时的中国内陆,后来移居香港。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她自筹经费创办学校,热心参与社会运动,卓然活跃于香港政坛,以柔弱之躯推动香港社会改革与进步。她没有子女,她与来自内蒙古、与她一起创办学校并在晚年结为连理的丈夫,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他们的学生、基层民众、弱势群体以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这就是杜叶锡恩女士的故事简略版。

  杜叶锡恩女士是真正的民主斗士。她是在殖民统治时代公开站出来抨击殖民统治的人,是在民意尚未受尊重的六七十年代就愿意倾听市民意见的人,是最早呼吁推动民主政制的人。她在香港开创了定期接见市民的先河,接待过的市民多达50余万。她对民主、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也体现在她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从未含糊的立场选择。比如,她鲜明地支持中国政府收回香港,并赞扬中国政府践行了“一国两制”的承诺;她反对港英政府在临撤退前推行“偷步”性质的“政改方案”,并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建言献策;她赞成基本法23条立法,肯定有关草案规定合理和宽松;她反对非法“占中”,不认同激进抗争方式。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客观公允,称赞“正是由于把共产主义理念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她担任市政局和立法局议员30多年的丰富参政体验,也形成了她对民主真谛的深刻见解。她说:“不是你把自己叫做民主派就是民主的。民主其实是从心里发出,从心里去追求的,是可以包容不同声音和意见的,是不偏不倚愿意坐下来讨论达到一个公平的妥协。”她还说:“民主不是一步登天。”她直斥某些人“实际上是以其不民主的行动,延缓我们的民主进步。”她的许多醒世良言值得我们深思。

  杜叶锡恩女士是公义化身。她从抵达香港的第一天起,就为所目睹的种种社会不平等、不正义现象鸣不平,她是抱着一种对抗不公的精神投身政坛的。她身为英国人,并没有表现出那个时代常见的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相反,她把关爱聚焦于华人社会那些最底层的市民和那些被欺凌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挺身而出,讨回公道。她坚守“活着就要为穷人说话”的座右铭,绝不为各种压力和利诱“收声”。她发起反对天星小轮在金融危机后大幅加价的签名活动,推动政府为保障交通意外受害者的权益立法,为低收入人群置业、争取长者津贴大声疾呼,赢得了“香港良心”、“冤情大使”等众多美誉。特别是她不畏权势,连续揭露官员贪腐案件,对港英政府成立廉政公署有促成之功。她所追求的公义是真公义,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具有永恒的价值。

  对于我们悼念的这位老人家,相信在场的许多朋友比我交往更多、了解更深。她曾经说过,不介意人们忘记她,因为她是为社会做事,并非为她自己。我想,我们在场的每一位,甚至所有香港人,都不会忘记她。因为她是香港人的一分子,是香港的骄傲,其独立之精神、不屈之风骨、杰出之贡献,已经融入香港人的集体记忆,成为香港历史的辉煌部分。特别是她的美德曾经感动了我们那么久、那么深,是我们所共同珍视的价值观生动而经典的诠释。她的故事再次使我们确信,美德是超越了种族、肤色、信仰的,它是人类心灵与共的东西,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譬如浩瀚夜空里的星辰,越是幽暗,越是透射其光亮。

  今天在座的还有60位获得“2015全港青少年进步奖”的同学,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我想,杜叶锡恩女士无疑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楷模,你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材,就是对这位老人家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