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引导,更须自觉——国人出游“吃相”之思

来源:新华网
2015-12-13 17:03:18

  改“吃相”:需引导更须自觉

  作为文明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国民出游不良“吃相”为何难改?如何能改?

  采访中,部分游客、导游认为,游客频频出现不文明行为,主要还是对自身不良行为缺乏认识,认为出游花钱了理应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其次,部分游客存在从众心理;同时,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单凭导游劝说或者景区告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形成的观念和习惯。

  宁夏社科院专家张万静说,旅行社有责任在组团出游前多做功课,强化对游客的宣讲、引导,尤其是在吃的方面,提示当地禁忌、基本礼仪。“国家、地方层面要明确对不良行为的惩罚力度,唤醒游客的责任意识。”

  据了解,为倡导文明旅游,中青旅曾发布文明旅游实用攻略,从基本礼仪和风俗等方面提醒游客:“食物诚可贵,用餐勿浪费”“饭后请将垃圾带走,请顺手将托盘归位”“在韩国与长辈吃饭,不可比长辈先拿筷子,喝酒请背过头去”……

  广州近年推行“文明餐桌”活动,从餐桌文化入手,引导社会风尚。“文明餐桌从我做起、不剩饭、不剩菜”逐渐成为广州市民用餐自觉。

  受访业者、游客认为,构建旅行的文明,首先还是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旅途上的文明,始于起步。(执笔记者:鲁畅;采写记者:陈寂、周文冲、邹欣媛)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