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万,201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预计比2015年的749万再增16万,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大学生已从往日的供不应求,成为今天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持续关注的难点与焦点。或许,上世纪90年代初,刘震云《一地鸡毛》所描述的大学毕业生小林在职场中的种种苦涩与困惑,正预言了转型时期,中国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到普通就业者的演变趋势。
如今,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作为劳动者构成的重要部分,高校毕业生人数在过去几十年间持续增长,在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方面发挥重要而广泛作用的同时,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遭遇了比过去更为苛刻的筛选。现实的压力与职场的艰难,令不少大学生自嘲,“香饽饽”变成了“冷馒头”。
这样的心态要被充分重视,毕竟,青年人有朝气,国家才有朝气。而其实高校中的青年人向来不缺少志向与激情,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帮助他们在毕业与择业这样一个人生当口,保持可贵的热度,才是当下中国需要共同求解的考题。
对于政府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加强顶层设计,警惕“毕业即失业”的可能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持续关注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困难群体重点关照。如随着贫困专项计划覆盖人群的逐年扩大,部分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出现在大城市融入难、就业难的现象;随着留学人数的逐年递增,留学归国就业与创业人群增加带来的新问题等。而在提供充分的首次就业机会的同时,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劳动者终生教育、终生成长的机制与氛围,帮助青年人树立“人生为一场长跑”的信心。
对于高校来说,当务之急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从毕业前夕的短效指导,转变为覆盖大学完整过程的长效服务,将就业与学业相结合。同时,从对毕业生的群体关注转变为个体的关注,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与特点,精准推送就业服务,学生走出校门后,还要“扶上马,送一程”,关注就业满意度和再就业情况。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情怀与能力培养最重要的阶段,高校需从更长远的视角出发,面对复杂的社会需求,思考如何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好奇心还是执行力,无论是责任感还是领导力,无论是正直、友善,还是包容、自省,所有这些,才是高校校园应该留给学生们的宝贵财富。
而对大学生来说,在仰望天空的同时,更需脚踏实地。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既需要富有创新精神的先行者,更需要做事认真、态度严谨、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大军。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大人物的传奇或许只是励志故事,做一名合格的从业者才是眼下最真实的现实。从第一封求职信开始,从接手的第一个任务开始,点滴积累,为将来打一张结实的工作台,做一个职场的“热馒头”,毕竟,“被需要,才是有价值”。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7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