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区民营经济2014年增加值完成61亿元,占全区GDP的60.5%,可谓独占鳌头。”古城区工信局中小企业股股长杨正昆说,近几年来,古城区民营经济以每年平均11%的速度在增长,已经成为了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今年7月,古城区在全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被授予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8月底,古城区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高思想认识,破解发展难题,鼓励创业创新,扩展发展空间,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更进一步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古城区委、区政府对全区民营经济的定位很明确:全区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希望在民营。到“十三五”末,古城区力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22800户以上,产值占全区GDP68%以上,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成为推动古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势利导 旅游引出支撑产业
“古城区民营经济几乎与旅游业同步发展。”杨正昆说。丽江七星个体私营经济实验园区2003年由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古城附近著名的娱乐购物休闲区,每天平均人流量达到2万多人次。
“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完善的平台,鼓励创业创新,把七星园区打造为不夜城。”七星个私经济实验园区管委会主任、七星建设工程集团董事长木崇仁说,2003年至今,七星集团在园区内累计投入10亿多元,逐步完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七星园区占地面积227亩,建筑面积为35.6万平方米。目前,园区入驻商家2000多户、宾馆及酒店130多户、酒吧65户,吸纳就业人员1.2万多人,每年上缴税金6000多万元。
从一开始申报省级商贸旅游个体私营经济实验园区,到后来实施对民营经济的工商、税后等各种扶持政策,古城区及当时的丽江县充分利用了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绝佳契机,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全面扶持 面向市场做大做强
“丽江机床享誉海内外,公司能有现在的发展规模,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云南丽江建福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菊说。
2003年,原丽江机床厂改制为民营企业。2004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随后又被认定为云南省第十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丽江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多项产品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近年来每年出口中东、南美、北非等地500多台机床、出口额3000多万元。
据介绍,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丽江机床公司的资金支持近700万元,对公司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公司每次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产能的时候,相关部门积极派出专家组协调配合。今年,丽江机床公司还得到了政府100%的贷款贴息政策。
在《意见》上,古城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全面而细致。加大金融扶持力度,2015年起,区财政每年设立3000万元民营经济扶持发展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对民企成功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的,将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补助和奖励;帮助促销降本,统筹安排1000万元的扩销促产扶持资金;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对年销售额进行划区间奖励;同时在用地、财税、社保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保障和优惠。
古城区还支持民企根据市场情况,扩大规模和生产领域。丽江先锋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丽江的“老字号”,2006年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的生产运营,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农业种植、食品加工、旅游服务、商业经营等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年产值7100多万元。
破解隐忧 调整结构均衡发展
尽管古城区民营经济发展趋势大好,但杨正昆还是有很多担忧:“民营经济集中在第三产业上,全区工业占GDP比重只有15%左右,三大产业发展很不平衡。”
全区目前有140多家工业企业,但规模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2家,结合旅游业发展的“退二(产业)进三(产业)”政策必须进行适度的调整。近年来,古城区在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农业和工业领域,支持企业增强内功,转型发展等方面做了有效的尝试。
“从糕点加工进入农业种植,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亿元年产值的多元化发展企业。”丽江先锋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说。古城区对先锋公司农业产业开发进行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目前,公司在古城区、玉龙县的部分乡镇已经建立了2万亩左右的紫苏、香薷等高原特色油脂农产品种植基地。
在重点项目上,古城区鼓励民间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水利工程等,扩大民间投资领域。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古城区引导民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同时推进技术进步,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协调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高原特色农业等进阶发展;鼓励骨干民营企业强强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利用效率。
区民营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转型资金对经济效益好、上缴税收多、创新能力较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一定数额的民营工业企业分别给予奖励;完成其他工业项目和批发零售物流的也分别有奖励。同时,古城区还加强品牌标准质量建设,加大民企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对外开放合作,扶持民企做大做强。(余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