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上官云) 冬至来临,天气也愈加寒冷。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在饮食、游戏等方面,民间以冬至为中心形成了不少习俗。老北京的冬至民俗尤为有趣。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京味作家刘一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饮食方面来说,老北京人讲究要在冬至这一天吃馄饨,表示“混沌初开”的意思,“至于游戏,人们会填九九消寒图来消遣,男孩子则会在护城河水面结冰后,做‘拖冰床’的游戏”。
饮食:过冬至吃饺子 流行核桃、柿饼等零食
对老北京人来说,过冬至,必不可少的吃食是饺子。不过,刘一达介绍,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也就是说,最早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的食物名字应该叫“馄饨”,至于它的由来,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面粉制成形似如今饺子形状的食物,取“浑”与“屯”之音,就是“馄饨”,以求平息战乱。
“除此之外,也有一种说法,即馄饨就是浑氏和屯氏两位首领发明的,方得此名。”刘一达介绍,过去,人们认为冬至开始,阳气上升,但天地之气仍处于“混沌”相交的状态,“所以要在这一天吃馄饨,取混沌初开之意”。
到了后来,馄饨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食物,在大年夜也要吃。刘一达说,按照时令计算方式,民间历来有“新年旧年交在子时”的说法,至此,取其谐音,馄饨也更名为“饺子”。
“此外,一些材料也提到,旧日北京百姓家像过除夕夜那样,准备节日要食用的‘冬至肉’、‘年糕’、菜肴等,其情景很像除夕守岁,故称为‘冬至夜’。”北京天桥民俗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兴力介绍道。
娱乐: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 “拖冰床”为戏
冬至的到来,意味着严寒气候的正式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刘一达说,冬至后农事减少,也不利于室外活动,所以,老北京人一般都开始“猫冬”,“讲究一点的游戏,大家会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精力充沛一些的男孩子,会在什刹海、护城河结冰后玩‘拖冰床’的游戏”。
所谓九九消寒图,刘一达介绍,上下横竖九格,总数为八十一,按照“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在当中”的口诀,颜色也有规矩,根据每天天气填描,“这样等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消寒图便大功告成了”。
相对而言,有些文人、士大夫的游戏,则要更加讲究一些。他们大多会择恰逢数为“九”之日,相约九人饮酒,取“酒”与“九”谐音之意,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仍然是表示“九九消寒”之意。
“旧时,那些喜爱学习武术的青少年均在冬至日这天拜师开始学艺,老北京称之为‘看冬’之俗。”赵兴力表示,这些民俗在资料上也有记载,但多数属于当时有钱人的娱乐活动,“穷苦人中所见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