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电力频道12月22日电 严冬时节,巴中市巴州区寺岭镇高顶寨村的10千伏及低压农网改造工程进入最后攻坚阶段。12月14日,笔者来到国网巴中市巴州供电公司“10千伏化—南线”高顶寨分支线农改工程现场,看到身穿橘红色的电力员工正在为该村安装的最后一个配变台调整档位,随即合闸通电。这个村立刻热闹起来,打工仔陆续返家了,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备年货,快乐和幸福写在村民的脸上——
用上“安全电”生活更幸福
笔者来到村民张兴合的院坝。张兴合所住的高顶寨村是寺岭镇一个偏远小山村。全村212户人家,总人口843人,6个农业合作社,张兴合住在该村5社,经济主要依靠种植、药材、家禽养殖业。
“改造前我们这里供电线路可以说是一团糟的蜘蛛网,以前晚上电视用不起,日光灯启不起,有些老百姓家中电灯亮度还不如蜡烛亮,一个鬼火火,打米抽水更不得行。”听说是供电公司职工上门了解村里农改后的用电情况,张兴合送上板凳,热情的和大家拉起了家常,“改造前我们家只有楼下一台电视机,电压低,图像光打闪闪,莫法看哟,现在好了,我家 3台电视机开起,图像清亮的很!我由购买了新的电饭煲、双开门的大冰箱、净水器,现在更安全,更美观,用电质量就不说了。”谈起农改前的用电困难和农改后的幸福生活,张兴合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打开话夹,看着家里不断添置的家用电器,夫妻俩心里满是甜蜜的幸福。
用上“智能表”生活更方便
来到二社老王家,老王那真个高兴劲儿: “现在这个电用起真安逸,又方便。”以前说起电啊!那是一脸的不高兴,他家一直都是在本村出名的“木耳大户”,说起制作木耳,那就是个细活,要像关心未满月的小孩子样。首先是把树木砍回来,砍树要注意不要伤皮,堆好,用薄膜覆盖,堆内温度控制在22-28度,相对湿度在80%为宜,过去就是靠地窖升温,费事不说,更不好掌握这个火候,那才急人,现在有电可以用自动恒温器,又快又好掌握温度,培育出的木耳那就是个好,“个头大、形象好、有卖相”。现在交费方便,乡村都有交费点一次充好费,可以管几个月,便于查询,我们农村也像城里人一样用上“智能表”,又方便又安全。
鏖战高顶寨 村民生活甜
据施工项目部王军介绍,此项工程共投入资金近200万元,组立电杆294基,架设高压线路4.959米公里,低压线路20.2公里。由于当地沟深岩陡,线路架设跨度、高低落差较大,加上受阴雨季节影响,向高顶寨5、6社低压线路运送的100基电杆就耗时20多天,让施工人员深深感受到了环境恶劣带来的“施工之难”。3个月来,电力施工人员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改造工程于11月下旬全部完工,彻底解决涉及高顶寨村312户,943名山村群众的“用电之苦”,让他们用上安全电、稳定电和放心电。(杨宗国 伏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