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掘金”还得经历几重浪

来源:经济日报
2015-12-22 17:08:45

  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

  远洋渔业是高风险行业,随着远洋渔业从业企业的增多、船队规模的扩大、渔业船员的增加,远洋渔业安全事件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先后发生13起远洋渔业安全生产事件,比2013年增长86%。

  而远洋渔业发展空间日益受到限制也让专家们有些着急。近年来,国际管理日趋严格,对远洋渔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管理标准和要求,部分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在公海建立海洋保护区;沿海渔业资源国更加重视其渔业资源的综合价值,竞相调整入渔政策,入渔门槛不断提高。

  在黄宝善看来,当前全球新兴渔场占有格局正处于变动调整中,我国应增加远洋渔业探捕项目资金,到公海了解掌握重要海域的金枪鱼、竹荚鱼等主要远洋渔业资源状况和渔场分布情况,“摸清家底”以便远洋渔业企业派船、用网。在过洋渔业作业区则组织相应人员,统筹资金争取更多捕捞配额。

  针对市场培育问题,多位专家建议摆脱过去卖“原条鱼”的局面,整合延长产业链条,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加工能力,让国内消费者认可金枪鱼等并知道如何烹制,逐渐做大国内市场,摆脱对国外市场的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眼下一些沿海国家的资源由于过度捕捞而局部衰退,“但海洋空间广阔,仍有大量渔业资源,特别是60米以上的海洋中上层鱼类,例如沙丁鱼等大量丰富资源有待开发利用”。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身利说。

  以南极磷虾为例,据统计其资源蕴藏量达10亿多吨,科学合理的年度可捕获量为近亿吨,相当于全世界目前海洋水产品年度捕获量总和。“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具有极大潜力,是远洋渔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战略方向。”《中国远洋渔业发展报告》认为,现在南极磷虾总体产量仍然不高,市场尚未形成,产业链条尚未建立。下一步,应加快南极磷虾捕捞船新建和改造速度,提高船舶生产能力和精深加工能力,加大国内外市场开发,完善产业链,促进南极磷虾项目的稳定发展。

  此外,“要加快培育壮大现代化的远洋渔业企业,加快健全远洋渔业产业体系,促进远洋捕捞、加工、物流业的相互融合和一体化发展,构建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各环节的增值,培育和打造远洋渔业的知名品牌。”黄宝善表示。(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