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一种使用北京方言演唱的北方曲艺,在全国曲艺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京韵大鼓的前身“木板大鼓”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一年,京韵大鼓成为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末民初,京韵大鼓由流传于河北的沧州、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发展、演变而成,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木板大鼓是源于河北农村的一种说唱形式,因以鼓、板作为伴奏乐器而得名。木板大鼓最初的创作者和演唱者是半职业的农民艺人,以说唱长篇书目为主,兼说唱短篇唱段,内容大多为历史故事,例如《三国演义》《响马传》《杨家将》等。19世纪70年代,木板大鼓艺人进入北京、天津地区,最初走街串巷,继而在庙会、集市上演出。当时的木板大鼓艺人都来自于河间,为了适应观众,艺人们改变了乡音,开始使用北京方言演唱,并将长篇书目改成了短篇唱段,在伴奏乐器中增加了三弦。木板大鼓广采博收,将京剧、河北梆子、子弟书等戏曲和说唱艺术融入其中。在改革、发展过程当中,它有过许多名称,在北京曾被称为“京调大鼓”“小口大鼓”“音韵大鼓”“平韵大鼓”“文明大鼓”,在天津曾被称为“卫调”“卫调大鼓”“文武大鼓”“京音大鼓”。1946年,北平成立“曲艺公会”,将这个曲种正式统一称为“京韵大鼓”。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由演唱者敲击鼓、板,另有伴奏者操弦乐器伴奏,主要伴奏乐器最初是书鼓、响板、大三弦,后来又增加了四胡、琵琶。一个京韵大鼓的曲目大约有一百余句唱词,基本句式是七字句,唱词为韵文体。
在木板大鼓发展、演变成为京韵大鼓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艺人,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刘派”唱腔的创始人——刘宝全。刘宝全幼年随父亲在天津学木板大鼓,先后拜名家宋玉昆、胡金堂、霍明亮为师,18岁开始在北京的庙会、堂会等场所登台演唱。他入乡随俗,说京白、唱京韵,讲究韵白的语气、韵味,逐渐形成了“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即是唱,唱即是说”“似说似唱”的演唱风格。刘宝全借鉴各种戏曲唱腔,同时善于创立新腔,还擅长运用眼神、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形成了一套适合说唱艺术的表演技巧。他既擅长表演《三国》《水浒》等气势恢宏的长篇书目,又善于表演《大西厢》等抒情性的曲目,其代表作有《长坂坡》《华容道》《单刀会》《乌龙院》《闹江州》等。20世纪初,刘宝全享誉曲坛,当时被称为“鼓界大王”,此后艺人大多宗师“刘派”,成为京韵大鼓的主要流派。
白云鹏是与刘宝全同时期的京韵大鼓名家。他年幼时随父亲在河北的永清、安次、霸县一带卖唱,曾经学唱西河大鼓,后来改唱木板大鼓,1900年进北京卖艺,开始演唱由木板大鼓演变成的京韵大鼓,逐渐放弃长篇书目而专唱短篇唱段。白云鹏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立了“白派”唱腔。其演唱特点是吐字清晰,依字行腔,半诵半唱,讲究字音的处理,注重唱腔的变化,具有深广的艺术感染力。他演唱的传统题材曲目有《凤仪亭》《三顾茅庐》《黛玉焚稿》《宝玉探病》《宝玉娶亲》《哭黛玉》《宝玉出家》《探晴雯》等;在20世纪20年代,受新思潮的影响,曾经演唱过《劝国民》《提倡国货》等具有进步思想的新唱段。1950年,白云鹏出席全国曲艺工作者代表大会,1951年被中国戏曲研究院聘为顾问,并担任艺术指导。
弦师白凤岩,曾经与刘宝全合作多年,被誉为“三弦圣手”,参加过“刘派”唱腔的改革、创新。白凤岩的弟弟白凤鸣8岁学唱京韵大鼓,早期师承“刘派”唱腔,12岁加入刘宝全创办的“保全堂艺曲改良杂技社”,从此在北京“大观楼”等处登台演唱,当时被誉为“神童”。白凤鸣14岁正式拜刘宝全为师,但主要是由哥哥白凤岩教授。1926年,白凤岩与合作达10年之久的刘宝全分道扬镳,另辟蹊径,准备把弟弟白凤鸣雕琢成器。从1926年到1929年,他谢绝演出,埋头创作。三年当中,他根据白凤鸣的嗓音特点,对唱腔设计和伴奏技法进行创新,又吸收借鉴了白云鹏的演唱艺术,创作、改编了一批新曲目,例如《击鼓骂曹》《七星灯》《罗成叫关》《红梅阁》《哭祖庙》等。白凤岩比白凤鸣年长10岁,对弟弟要求异常严格,他们既是兄弟也是师徒,还是革新唱腔、创立流派的合作者。白凤鸣除了向兄长学习之外,还与戏曲艺人、文人学者广交朋友。他经常和京剧名家王瑶卿、余叔岩、言菊朋等人切磋艺术,在唱腔、念白和表演上受益匪浅。1929年秋天,白凤岩、白凤鸣兄弟到天津演出,由于曲目、唱腔新颖,表演技艺超群,受到观众热捧。此后由天津一路演到济南、南京、上海、武汉等地。白凤鸣的演唱徐缓婉转,曲折跌宕,韵味醇厚,儒雅倜傥;他注重面部的表情变化,并时时保持与观众的交流。这一京韵大鼓的新流派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首肯与好评,被称为“少白派”,以有别于老一辈名家白云鹏的“白派”唱腔。在20世纪40年代,“少白派”的曲目和唱腔被广泛演唱,许多艺人开始宗师“少白派”,京韵大鼓进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发展阶段。1953年,白凤岩、白凤鸣兄弟参加中央广播说唱团。白凤鸣在1952年和1953年参加第二届和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奔赴朝鲜前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他先后担任中央广播说唱团副团长和团长,同时担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白凤鸣参与改编的《黄继光》《罗盛教》《海上渔歌》《野猪林》等一批京韵大鼓新曲目成了中央广播说唱团的保留节目。白凤岩曾经担任中央广播说唱团的艺术指导,多年来始终不停顿地进行艺术创作与创新,同行们都称他为曲艺改革的先行者。
辛亥革命以后,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京韵大鼓女艺人开始登上舞台,这一时期,比较知名的有良小楼、骆玉笙、孙书筠、阎秋霞等人。早年的京韵大鼓女艺人都师法男艺人,在表演中大多带有男人的风格特点,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骆派”这一女子唱腔流派,因此独树一帜。“骆派”京韵大鼓的创始人是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她自幼跟着养父母漂泊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4岁起开始与养父一同演出杂耍。骆玉笙幼年学唱过京剧老生,以后又改学京韵大鼓,17岁正式演唱,最初宗师刘宝全,又集白云鹏和白凤鸣之长,逐渐形成“骆派”。她的演唱特点是音域宽广,音质醇厚,韵味浓郁,善于抒情,尤其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观众誉为“金嗓歌王”,其代表作有《剑阁闻铃》《子期听琴》《丑末寅初》《大西厢》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骆玉笙改编、演唱了《将相和》《卧薪尝胆》《祭晴雯》等新编历史曲目和《长征》《送瘟神》等现代题材的曲目。1985年,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播出,骆玉笙演唱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感动了亿万观众,脍炙人口,长演不衰。1978年至1997年,骆玉笙连续4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先后担任过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副团长、天津市曲艺团副团长,1989年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骆玉笙等一批前辈名家陆续谢世,京韵大鼓后继乏人,面临着存亡绝续的处境。如何使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既是曲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戏曲、曲艺包括京韵大鼓等课程,努力使传统音乐进入学校课堂。实践证明,这是对于京韵大鼓等传统曲艺的活态传承,是保护和传承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京韵大鼓,白云鹏,伴奏乐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