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城市发展需要公共艺术助力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2015-12-23 10:27:19

  潘鲁生

  一、“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

  中国的城镇化大致经历了6个阶段,从1949年中国城镇化起步发展,到1992年,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常驻人口城镇化率为55%,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并且从城镇人口、国土空间形态标准来看,整体上已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但通过大量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化率总体发展尚不均衡,东、西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较明显。据统计,山东省及济南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出全国平均值,但区域范围内城镇化率发展不均衡现象也常态化存在。

  从整体上看,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有多方面积极意义,在人口转化、产业调整、科技进步、工业发展、文化交流、推动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相当成效,另一方面,包括山东济南在内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其中“城市病”、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等问题尤其突出。从经济、社会、空间及城乡协调的角度来看,城镇化质量没有与城镇化率同步提高,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尚不匹配。当前,城镇化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口结构变化将深刻影响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人口流失、生育率低,很多省份面临后继无人局面,就业人口增长速度日趋降低,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必然,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还将加大。基于 “新常态”下中国城镇化发展,需要实施优化城镇化形态和布局,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一系列措施。因此,《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强调“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等原则。

  总之,在城镇化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将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方针,将乡愁、记忆、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等具体而深层要素纳入规划和考量是顺势而为,应时所需的共识。

  二、公共艺术是城镇化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产业规划与发展,是城乡并举的文化空间的全面建设,是数以亿计人次的生产、生活、文化空间的调整和建构,是以人为核心的转型、提升和发展过程。也只有当数亿城乡居民生产能力、生活质量、文化需求得到切实提高和发展,在庞大群体转型提升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潜力和动力。从城乡居民提升发展的意义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以往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发展存在诸如总体数量不足、总体质量不高、空间布局失衡、公共性不强、品类形式单一等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缺位可导致下列问题:首先,既往的城镇化进程中,高速破坏性建设——拆旧城,建新城,拆文物,建赝品,公共艺术缺位,致使传统文化生成、生发的土壤渐次消失,城镇出现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断裂,大量城镇陷入“千城一面” “山寨泛滥”恶性循环;其次,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缺位,难以有效提炼城市文化符号和特色,影响地方文化特色和吸引力;其三,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缺位,难以发挥艺术的文化认同和凝聚作用;其四,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缺位,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福利;其五,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缺位,难以发挥艺术影响力,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其六,城镇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缺位,少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介入,导致城市逐渐成为人们行色匆匆的场域,可以供人们邂逅并引发自然交流的公共空间和事件匮乏。

  中国城镇化进程有多方面、多层次、多向度的公共艺术需求:

  承载悠久历史、繁荣文化发展的需求。推进“以人为核心” 的城镇化,文化是最终落脚点。然而城镇化进程中,中国文化产业存在创新成果少,创新力量不足,“四化”尚未完成,发展条件不充分若干问题。公共艺术的建设有助益避免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高度商业化所带来的地方性文化历史景观和价值认识的消失,避免文化异化,丧失对社会的引导、激励及其传统的传承功能。

  彰显地域特色,催生发展潜力的需求。地域性对于公共艺术来说意味着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物质材料、工艺方法、表现题材、时代精神、文化内涵等方面实现与本地区的自然和文化多维元素的内在关联与融洽。譬如莱州市乡村民居营造从规划伊始到落成入住的全过程均在亲朋好友街里街坊的关注、参与中进行,民居营造实际是亲朋邻里间互助友爱的大联欢,是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等方面与周遭的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存在整体观照与协调的公共艺术活动。不止民居营造会有地域特色,面食——做工精美寓意美好的大饽饽精彩展现,上梁、婚庆、寿诞、节庆等等,胶东人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大饽饽。而今,生活中的公共艺术拉动消费,这在当地已经成为地域特色鲜明,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完善宜居生态,协调城乡环境的需求。传统城镇化带来诸多利好,也加重了资源消耗、废物排放,若持续粗放式发展,必将造成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将成为奢望。公共艺术绝非仅用以美化环境的艺术样式,已成为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广泛联系的存在。在生态化的城乡公共环境中,在遵循自然法则和维护社会公共资源及其利益的前提下,公共艺术作品形式及展陈方式若与绿色生态元素达成和谐互利关系,并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出人们的智慧与爱心,便能造就出多元多样独具审美效应的城乡公共环境,完善宜居,造福社会。

  表达公众关怀,促进社会和谐的需求。传统的城镇化成效显著,也多存偏颇,因而圆梦路远,问题丛生。人们迫切需要平等、开放、共享、非权威性的,同时又灵活可变涵盖时空的对话平台,以充分包容丰富的社会性,方便公众对多元多样活动的参与互动,体验与表达公众关怀,通过诸如增加社区的场所感、归属感,弥合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裂痕,促进社会和谐。公共艺术兼具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不仅超越物质符号本身、提供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更经由人、公共关系、环境、时间的综合感知,批判、质疑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和思考,满足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艺术需求。

  三、公共艺术助力城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将公共艺术纳入城乡总体规划,持续系统发挥文化艺术的建设与提升作用。将公共艺术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考虑,有利于形成有机、综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模式,定性、定量地实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从而与整个城市环境形成互动关系,发挥文化艺术的建设与提升作用。

  第二,将公共艺术纳入制度轨道,构建与公共艺术相关的政策、资金、法规,健全相关审核与评估机制。完善公共艺术相关的立法、实施策略以及资金支持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基础。1992年台湾"文化艺术奖助条例"通过,到1998年"文化建设委员会"(现为"文化部")公布"公共艺术设置办法",公共艺术正式成为台湾推动艺文政策的重点项目。在台湾,为了保证公共艺术项目的公平、公正和鼓励自由创作的原则,采取了二级评审制。要求应征的艺术家先提交提案,说明创作理念、观众参与的方式、作品的形式、预算与管理计划后,再上报政府设立的审议委员会审议。

  第三、通过发挥公共艺术社会启蒙、审美教育、素质提升等作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城镇形态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产物,具有内在的累积和传承性,而公共艺术自身的发展和沿革所具有的历史性和地方性与城镇有着不可割裂的有机关系,这是由城镇居民的文化和生命精神的延续所决定的。公共艺术应该从传统的、地方的、民间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中寻找立足点,激活创作灵感,进行创作。应该将地域传统中最具精髓的部分与公共艺术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使之获得可持续的价值。同时,需要探索运用最新的工艺技术和信息手段来诠释和再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力求反映更深的文化内涵与实质特征。施激励产学研政戮力协同,整合、挖潜、发展济南公共艺术文化资源,推出精品,塑造城市形象,滋养市民情感,形成公共精神,反映社区价值和身份认同,推动城镇化发展。

  第四、培养良好公共艺术生态,推动艺术服务社会繁荣文化。只有以开放自由的姿态才能够建立健康生态系统发展所必须的规模和复杂性,才能够满足广大市民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第五,充分发挥公共艺术“城市触媒”作用,体现城市精神,有效拓展城市人文空间,增加城市魅力,催生经济发展潜力。

  第六,建立健全公众全面系统参与的公共艺术发展机制。公共艺术既提供美和艺术的视觉享受,也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重要标尺。应该成立集合专家、艺术家、评论家、咨询者、文化顾问、市民在内的公共艺术委员会,建立开放的城市公共艺术大数据库,有序举办公共艺术节事及评估,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公共艺术相关培训、评估、设计、建设等工作,尤其要鼓励公共艺术介入日常生活,促发人们美妙情感,温暖城镇公共空间,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潘鲁生:城市发展需要公共艺术助力

朱铭公共艺术作品:《太极》

潘鲁生:城市发展需要公共艺术助力

案例:莱州民居营造仪式。

潘鲁生:城市发展需要公共艺术助力

案例:中国山东省胶东祭海仪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