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产量调控“密码”被成功破解

来源:福建日报
2015-12-24 08:16:54

  本报讯 (黄献光 方炜杭)22日,最新一期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子刊《自然·植物》,发表中科院、福建师大、福建省农科院的联合研究成果,从稀有大粒水稻品种“RW11”,发现并克隆控制水稻粒长的显性关键因子GL2,成功找到调控水稻籽粒大小与产量的分子机制。通过常规杂交,将“RW11”中的GL2回交转育到小粒水稻品种“博白B”之中,使水稻籽粒灌浆速度明显加快,千粒重增加27.1%。田间小区试验表明,科研人员将GL2基因通过杂交技术,导入三个不同的水稻品种,水稻产量可分别提高6%、13%和14%。

  据农业部统计,若这项成果得到大面积转化应用,按小区增产平均值11%来推算,预计每年将使福建水稻增产56万吨、我国水稻增产2300万吨、全球水稻增产8074万吨。

  这是《自然》杂志今年第三次发表福建省重大科研成就。其中,7月23日《自然》主刊发表福建省农科院低甲烷高淀粉水稻育种研究,为破解粮食安全和遏制全球变暖提供新思路;11月2日《自然·遗传学》发表福建农林大学破译菠萝基因组,有助于品种改良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