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如何上头条?“网络传播沙龙”来解密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5-12-24 10:30:46

政务如何上头条?“网络传播沙龙”来解密

第五期“网络传播沙龙”23日下午在北京举行

  如何上头条?这不仅仅是“汪峰们”的事情,在新媒体时代,同样需要政务“两微一端”思考。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网络传播》杂志主办的第五期“网络传播沙龙”23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今日头条”总编辑、副总裁夏勇,上海发布主编周凯,正义网副总编辑曹丽辉和中国人民大学宋建武教授齐聚朝阳门内190号,共同解析“政务如何上头条”。

  新媒体下的正能量碰撞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正在日益改变着传播生态、舆论格局。移动端成为我国新的舆论场和沟通对话的新渠道。与新形势、新需求相适应,政务新媒体得到空前发展,不管是“顺势而为”,还是“技术倒逼”,“两微一端”几乎已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标配”模式,其沟通、便民、施政的价值日益显现。

  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份,政务微博账号已达24 万,政务微信账号逾10万,客户端迅速发展,虽没有明确以政务命名的客户端,但仅以入驻今日头条中的“头条号”为例,截至今年11月份,政务类头条号就有3000家。

  “头条”意味着眼球,意味着影响,不是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上头条”,因为“头条”还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政务天生具备上头条的条件,其特有的权威性和服务性,也要求其必须走上前台,走向老百姓的面前。那政务到底有没有上头条,新媒体又到底能帮政务实现什么?

  “定制新闻第一家”“今日头条”作为国内最大的信息分发平台之一,已经聚集了超过40000个头条号作者,其中3000多家各级党政机关开通了“政务头条号”。借助“今日头条”这个平台,很多政务信息获得广泛传播,众多政务头条号迅速成长为明星账号。今日头条总编辑、副总裁夏勇在沙龙现场用数据解密传播效果和发展趋势。他表示,希望通过大数据的运用,给政务新媒体的运营者带来有效的帮助。

  作为新媒体阵营的一支“奇兵”,上海发布2012年起连续3年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国家行政学院等各种榜单中名列全国省区市政务微博第一名。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上海发布办公室副主任、主编周凯专程赶赴北京,结合他在上海发布中的工作经验,分享对新媒体运营及政务信息发布的研究。他表示,上海发布尝试为网友提供类似“私人小秘书”的服务。

  最高人民检察院“两微一端”运维负责人,检察日报、正义网新媒体运维负责人,正义网副总编辑曹丽辉带领的团队负责运营的最高检“两微一端”,公开、高效赢得了网民广泛关注,并入选十大司法微博、十大检察院机构微博。她在现场分享政务传播实战经验时表示,最高检新媒体对用户进行认真分析,针对普通用户、专业用户,会提供不同的入口,让他们能够非常便捷地得到服务。

  头条政务最强基因图谱初显

  通过会场各位嘉宾的分享和点评,上头条政务的最强基因图谱可见一斑。技术的支撑、文化的认同、多方的配合、人心的凝聚等等,都是做大、做强头条政务“两微一端”必不可少的基因分子,缺一不可。

  作为点评嘉宾和对话环节主持,长期关注政务信息发布新媒体转型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建武,从新闻传播的专业视角,透过现象提炼规律、研判趋势,指出政务信息上头条也不难,因为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而有时不能上头条,是因为处理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政务信息上头条要提高报道水平、技术水平,同时还要有一个好的分发平台。此外,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头条,要从百姓的需要,把内容把握好、处理好。

  单一的“信息发布”已无法适应社交舆论环境下官民互动与沟通的需要,社交媒体在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效率、推动官民对话和舆论引导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介入对政务发布和传播形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如果说技术让政府和百姓之间实现了互通,那最终要做到互亲互信,还要靠服务。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也是当今政务发展的一个方向。

  曹丽辉表示,正是因为技术的发展,已有的平台、已有的帐号、已有的互动机制都应该最终实现打通,“两微一端”和PC端官方网站都应该连通起来,真正构建一个服务型司法机关的信息公开体系。

  新媒体所带来最大的利好,就是创造了平等的社会对话机制,提高了大家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而借助新媒体,政府通过社会服务性的主题、多样化内容形式、表达方式等等行为构建了官方机构的“人物形象”,增加了百姓的信赖感,赢得了信任。

  周凯表示,未来发展要适应信息私人定制化的趋势,还要适应网友的年龄往下移或者年轻化的趋势,要跟紧用户的趋势,向90后学习,向用户学习。“比如《花千骨》可以不看,但至少要知道是什么剧。”他说。

  不过,技术虽带来了空前的利好,但也只是协助信息发布的外在形式,真正能否赢得人心,是否传递出正能量,还是最终由人把关,切不可陷入“技术决定论”中。

  “打铁还要自身硬。”夏勇认为,比较好的文章通常来讲会有五个方面的特点,服务性、趣味性、权威性、本地化、专业化,不一定全部具备,至少具备一两个。

  与会嘉宾认为,如何做好政务传播是个大课题,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撑,还需要有多方的配合,作为技术方,提供更好的平台,更快的跑道,让政务信息的发布加速起飞,精准着陆是其方向所在;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巧用、善用新媒体,借助新媒体把政务发布做得更加快捷透明、贴近百姓,是其职责所在。而作为每个新媒体使用者的我们,乐于从客户端等新媒体获取资讯,从客户端中读懂政府,读懂中国,是期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