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明:情感教育研究的新境界

作者:杨桂青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12-24 13:28:37

  情感文明倡导一种健康的对话文化,倡导一国国民甚至整个人类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与对话,由此推进人类的文明进步。情感文明提高了情感教育在教育体系以及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任校长33年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领悟到,美善情感才是道德价值形成的可靠保障,而培养美善情感的工作应当由学校承担,当然也应当由家长承担。

  2004年,时任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进行了一场关于情感教育的对话。卡娅说:“我想用‘情感文明’这个词来表达情感教育的宗旨。”

  “情感文明的提法让我对情感教育的价值以及坚持研究情感教育的意义提到一个新的认识境界。”朱小蔓说。她认为,情感文明这个概念使情感跨出了心理学、社会学的域限,而进入了人类学的视野,它提高了情感教育在教育体系以及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日,在由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主办、南通市田家炳中学承办、南通大学情感教育研究所协办的第六届全国情感教育年会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育与情感文明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情感教育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情感文明为什么重要

  “情感文明为什么重要?它与情感文化、精神文化是什么关系?情感文明居于精神文化的什么位置?”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体现了朱小蔓新近的研究思路。

  引领人迈向情感文明是教育的使命,是学校教育应当发挥的功能。在卡娅看来,情感教育就是让孩子去体验诸如交往、信念、尊敬、同情、悲哀、快乐、爱和互助等情绪、情感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人的情绪、情感汇合在一起便会促成学生产生一种情感的美丽,也就是形成一种情感文明。

  情感在人类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人的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得到了当代脑神经科学的支持。复杂理论的代表人物、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认为,人脑是三合一脑,在人脑中整合了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脑。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也是对抗的,包含了在冲动、情感和理性之间的冲突。莫兰甚至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就是脑培育。莫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很多建议,都包含希望学校教育重视儿童脑的发育。朱小蔓指出,儿童期脑神经网络的生长、发育与儿童健全人格是相互形塑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情感的发育良好是重要表征。

  从人的行为角度来看,有些大脑处理情感区域受损的病人,信息的储存和处理并没有受影响,但在缺乏恰当情感的引导下,日常生活一塌糊涂。“这类例子虽然极端,但说明了情感在生命中的根本支配力量。”香港教育学院王秉豪博士说,“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这是就人与其他生物不同之处而言的。但若从人生命根本动力的角度看,则人是情感的动物。”

  “情感文明既是整体的,也是个体的。”朱小蔓说,整体的情感文明是指富有情感文化的情感环境、情感氛围,是相对于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而言的精神环境。个体的情感文明是指个人的情感修养。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教育既指向培养个体的情感修养,同时也要求教育者为个体创造出好的情感环境,因为情感是不能命令的,只能在一定的情感环境中形成。“由于情感文明、情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固性、恒常性,同时又具有弥散性、裹胁力,所以情感文明和文化对深处其中的个体是重要的生活微环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朱小蔓说,如果情感教育让孩子在生活环境中获得了健康的情感支持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了情感文明的程度,他们就容易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在社会生活中有更好的沟通交往能力。如卡娅所说,有了自我独立、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哪怕在单独的环境里,他们也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进步。朱小蔓说,情感文明倡导一种健康的对话文化,倡导一国国民甚至整个人类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与对话,由此推进人类的文明进步。

  情感与理性如何互相“拉扯”

  强调情本体,强调情感的重要作用,就是忽略理性吗?

  “长期以来,人们顽固地认为理性高于情感,认为有情感的人是理性不够的,太‘感性’了。”朱小蔓说,“其实,感性和理性不是线性的层级关系,它需要经过反复的圆环运动,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相互促进,反复地回到更为扩展的认知、更为深刻的情感,这样才能形成个人的情感文明。”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生命教育研发育成中心主任孙效智也强调说,情感教育并不是只关心情感而不关心认知的教育。它反对以认知发展为名,忽略、牺牲人的情感。

  “事实上,脑神经科学也已证实,优质的感情是孕育人性真善美的种子。所以,朱小蔓老师理解的情感教育是对人全生命的关怀。人的生命既是感性物质的,又是精神超验的,不管怎样的生命形态,都会以情绪、情感表征出来,关心情感质量也才称得上关心生命质量。因此情感教育不但不是忽略认知的教育,相反,它是从情感呵护与建设入手,达至全生命的全人教育。”

  要处理人的问题,让知、情、意合一,就一定会碰触到情感教育问题。影响人们在冲突中做出道德选择的是人的价值观,“只有内化的、自我信服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引领人的感性,驯服感性之间的矛盾,引领人的意志做出决定。”孙效智说。

  负面情绪如何变得恬然安适

  人生总是处于不断的选择与行动中,不断的选择与行动,成就了人们或丰富或贫乏、或高尚或低俗的人生。

  但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青少年也不能“幸免”。台湾南华大学纪洁芳老师总结了青少年常面临的困扰:能动不能静,不能集中注意力,杂念多;没耐心、不能坚持;莽撞、冒失、易冲动;很难守规则或守时;很难调试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易受外界影响等。

  台湾大学资讯学系暨研究所教授陈书梅近年来关注青少年负面情绪,研究出“书目疗法”。她总结了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常会遇到的情绪困扰问题与压力,如自我价值感低落、不满意自己的外貌、身材等自我认同问题,未能与家人和睦相处、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等家庭压力问题,未能顺利交朋友、遭受排挤等人际关系问题,单恋、分手等感情问题,未能决定生涯发展方向、担心未能考上理想大学等。陈书梅说:“青少年不想被标签化,因此将负面情绪压抑在心中。长期积累,将影响身心健全发展,严重者会引发偏差行为。”

  近年来,媒体曝出青少年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基本上都与情绪控制、情绪管理、如何正向面对逆境有关。“适当的图书信息资源对人们具有情绪疗愈的功能,这个过程,就是个人通过阅读与素材内容互动,从沉郁、无助的负面情绪状态,达致认同、净化和领悟的心理历程,最终恢复到恬然安适。”陈书梅说。认同指读者看到阅读素材中角色的遭遇,认识到自己并非唯一遭此困境者,进而对角色的情绪、思想或行为产生共鸣。净化指读者感受到素材中角色人物在不同遭遇时的心情变化,并与之一同经历情绪的起伏,从而将自己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并逐渐平和、稳定。领悟指读者看到角色人物面对问题的态度与解决方式时,亦可从中思考角色人物的做法是否妥当,从而影响到读者对自己情绪困扰问题的看法与应对。

  如何选择疗愈书目呢?陈书梅说,这需要注意青少年的个人背景,包括阅读兴趣、生活背景与经验等,内容应与读者个人情绪困扰相关。当然,也要考虑阅读材料在立论方面的正确性与中立性,写作方式不要流于教条式的教导,素材要体现新颖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等。

  学校教育如何追求情感文明

  学校是重要的育人场所,建设情感文明,学校教育能有何作为呢?

  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说,情感是道德的种子,情感是学生发展、儿童进步的保障力量。朱小蔓所研究的情感之眼、情感环境、情感资源尤其是教师的情感素养、情感的修炼等,都启发我们如何让情感文明在学校中显示出最显著的特征。

  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自1978年开始研究并实践情境教育,情境教育有效培养了儿童的健康心理情感和道德情感,让儿童感受到知识之美、世界之美,爱美、爱笑,求善、求真,成为洋溢着生命情感的个体,甚至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大自然,移入生活,移入他人,为培养儿童卓越的素养做了有效的铺垫。

  田家炳中学校长陈永兵认为,在学校中,每一个个体都是具有情感的个体,离开情感谈教育、“做”教育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为了把校园建成具有情感“温”度的育人场,他们进行了如下尝试:建设具有情感“温”度的校园,以“科艺”创设人文环境,以“诚善”熏习美好品德;“三单”教学关注生命成长,包括基于课堂的活动单、基于作业的自助单、基于问题的互动单;推进关注心灵的德育课程,包括诚信课程、共创课程、仪式教育、社团活动等。

  “创造情感文明,是学校管理显著的教育性特征,因而它是校长的使命。”朱小蔓说,学校是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渡过重要职业人生的场所。现代学校制度、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用心去为师生创造出情感环境。“秉持德本管理、情感性领导等管理理念,从心灵的力量、用精神性的力量和条件去进行学校管理,其结果必然创造出或者最有可能创造出情感文明。”

  学校教育中的情感文明包括哪些?

  朱小蔓说,学校教育的情感文明首先是创造班级情感文明。在班集体里人与人的关系如何,集体目标与个人需求如何处理等都是构成班级情感文明的重要基础。尊重保护个体的正当情感需求,丰富完善人的个性是班集体建设的工作起点。

  其次是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最重要的时空场,是情感特征鲜明的过程。教师对学科中情感人文资源和价值如何理解、传递,教师有没有道德敏感性,在有四五十个甚至一百个学生的教室里能不能与学生进行及时和比较充分的交互作用,教学的组织和现场的情感性应对等,都体现着教师的职业情感素养,并直接或间接地构成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朱小蔓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对儿童的精神世界高度敏感和关心的老师是从来不高声训斥儿童的,真正的教育能手都具有高度的情感修养,即使从教师的平常话语里,儿童也能体会出教师的担心、忧愁、苦闷、惊奇和愤慨以及他的种种细微情感反应。

  再其次,学校情感文明的创造关键是教师的职业情感素养。自现代师范教育创建以来,一直存在着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反复的钟摆现象。中国内地(大陆)经历了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后,在学历提升的同时,职业素养显然没有相应地得到提高。会议代表参访了南通高等师范学校,该校老校长朱嘉耀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重视师范生情感人格培养的整体改革实践表示钦佩和赞赏。中国师范教育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总体看来,长期缺失对师范生进行情感维度的培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在研究情感、道德方面有一个重要转向,就是重视人的关系性存在,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诺丁斯主张学生要学会关心,教师自己也要学会与学生相互关心,关心的关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建构过程。

  以上种种,都把情感及情感教育研究的指针更多地调向“教育现场”。朱小蔓说,21世纪初,教育现象学传入中国内地(大陆),这启发她在保持个人思辨哲学优长的同时,更多转向教育现场研究,研究具体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