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构建全民健康体系 助力全面小康进程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2015-12-24 15:17:47

印江:构建全民健康体系 助力全面小康进程

  田艳在县人民医院调研。(张江勇 摄)

   明晰发展思路

  “十三五”时期是印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重要机遇期,也是印江决战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印江将按照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精神及市委关于医疗卫生发展要求,切实履行好发展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穷县也要办医疗”的理念,大力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千方百计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千方百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千方百计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将印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提升到全市乃至全省中上水平。

  用更多资金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强化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基础,围绕城镇建设发展和人口规模状况,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政府保基本、民营办特色的原则,盘活现有存量,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办医,注重差异化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医疗资源总量。充分发挥好县级医院的龙头和主体作用,乡镇中心卫生院的辐射带动作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网底作用。以实施医疗卫生“五大建设工程”、“百院大战”、“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每千人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达到3.5人以上;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张、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3.1人,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5‰以内;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应用率覆盖50%以上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达到三级综合医院和三级中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达到二级标准妇幼机构;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妇女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老年人健康养老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休闲、养生、医疗、保健、康复大健康产业功能完善、网络健全,群众就医、疗养环境大力改善。

  下更大决心推进营养健康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十三五”期间重大产业发展项目,按照“休闲养生 避暑度假”的定位,充分利用“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三张国字号名片,结合生态文化、长寿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等,统筹规划大健康产业与健康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梵净山大健康产业创新区,梵净山养老、康复、疗养基地。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规划建设印江县梵净山三级甲等康复、疗养专科医院,梵净山中药材基地建设及中药饮片生产,梵净山地道中药材基地及精深加工等。探索打造“健康云”平台,规划建设无边界数字化健康服务平台,健康养老大数据服务平台,大数据健康疗养平台,健康保险咨询服务中心,健康保险公司等。

  花更大力气解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和患者为中心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传染病应急工作水平,建立慢病防治网络,创建国家慢病示范区,加强居民、中小学生、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及慢病干预管理;加强应急队伍装备和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提升院前急救服务效率与能力,缩短急救抢救转运时间;完善县、镇、村三级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专业执法和综合执法的联合监管模式,提升全县整体卫生监督力量和监管水平;完善社区医生与计生专干联席制度,采取以点带面、逐步展开的方式,建立完善社区生殖健康服务网络。积极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积极探索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向社会购买服务方式。建立高端人才服务机制、编外用工机制、卫生事业单位聘任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等,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以有力措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化人才支撑。积极培养和引进一批基础性、专业性、高层次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着力营造爱学习、比学习、拼业务的良好氛围,培养和锻炼一支医德好、医术精、医风正的高素质医疗卫生队伍。强化服务能力提升,通过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开展等级医院创建、对口帮扶等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自身形象,创建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营造“廉洁行医、诚信服务、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形成尊重患者、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良好风气。(田艳)

印江:构建全民健康体系 助力全面小康进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